当前位置: 秘鲁 >> 地形地貌 >> 十二年念念不忘它们能拯救汶川地震里的生命
汶川地震过去十二年了
但一些细节令人念念不忘
那时我们还处在聊天工具盛行的前社交媒体年代
5月12日前两天
成都《华西都市报》刊登了
绵竹数十万只蟾蜍上街的事件
在地震发生后让不少人捶胸顿足
认为如果早点相信动物的预警
也许那些被凝固的生命就能够少一些
早在公元前年的希腊,历史学家就记录下在赫利克城毁灭性地震发生前几天,老鼠,黄鼬,蛇和鼬鼠逃离家园,前往安全地带的事情。在中国和日本的传说中也都有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的记载,比如唐代天文著作《大唐开元占经》中就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说法,而日本民间传说则认为深海鱼类突然被冲上岸是地震的先兆。
来源:Pixabay
曾有人解释,这是因为地震波中纵波(P波)、横波(S波)的区别造成的。P波从地震源传播最快,并在S波之前到达。许多具有敏锐感官的动物能够在S波到达之前几秒钟就感觉到P波,这也不过是几秒的差距。但是若说动物在地震发生前几天就能预警,也就是将动物异常反应视为地震征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关于自然界和动物界的异常反应是否是地震征兆的争论,早在44年前唐山那场地震后就已经出现,但是政府和地震部门只是把这些异常现象作为预测地震的参考而非依据,这引发很多民众的不理解,这背后是“经验”与“科学”的争斗。
来源:Pixabay我的经验出错了吗?
我们先说“经验”:在不明白地震发生之前的哪些信号(例如,地下水变化,电场或磁场变化等)刺激到了动物,让动物感知到这些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与即将发生的地震联系起来之前,我们只能依靠单一的观察和轶事传说。
人们曾经观察到地震发生前动物会有异常反应,比如某类猩猩在震前开始到地震进行中会一直发出“嗳气式的吼叫”,但是在它愤怒、沮丧时也会发出这种吼叫。我们可以说它在震前会吼叫,但是不能说每次吼叫都代表了地震会发生。
抛开科学性不谈,仅仅说经验,也不能将动物异常行为作为地震预测的标准。为了一个发生概率几乎为零的事件就采取人口疏散等措施,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果壳》曾经给出过一个比喻“生活在电气时代的现代人类偶尔会遭遇触电的意外,可是人们没必要天天穿着厚重的绝缘服生活。”
来源:UKGeography
动物异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
现在再说“科学”: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
年GFZ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HeikoWoith及其同事说,科学家必须先确定动物行为与地震之间的联系是否基于明确定义的规则(例如,动物与震中的距离),这类动物行为在以前没有地震时是否也曾出现过,是否有统计假设检验来验证这类证据等。
HeikoWoith和其他研究人员收集了有关大象、蚕等多种动物潜在地震预报的报告。这些报告大多数来自新闻报道、轶事而非实验研究,大多数报告都来自3次地震事件,即2010年新西兰达菲尔德地震、1984年日本长野县西部地震以及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
报告的动物异常行为发生在地震前数秒至数月,距离地震发生地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其中仅有14例报告记录到了对动物的连续观测,其他大多为孤立现象。
研究人员说,对地震前以及地震时的动物行为缺乏连续性、长期性观测数据,使得研究人员很难确证动物异常行为是地震前兆。
来源:CNN在秘鲁,通过使用位于秘鲁Yanachaga国家公园的运动触发式摄像头,科学家在年发生7级地震之前的三个多星期发现了动物行为的重大变化。
在热带雨林中的所有物种中,格兰特博士说老鼠具有最精细的预警系统。“有趣的是,啮齿动物是最先消失的,它们在地震发生前八天就消失了。通常,热带森林中到处都有大量的啮齿动物。它们的完全消失是令人惊讶的。”
“这与所有古代老鼠在地震前逃离城市的古老故事相吻合。”她说,这些发现支持了来自日本和中国的早期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实验老鼠在地震前就存在昼夜节律问题,即调节睡眠的生物学模式。不过格兰特博士说“动物的行为并不总是可以预测的,对于地震的预测,我们仍然需要结合地球物理测量结果和动物测量结果。”
来源:CNN我国科学家们也在从事着相关工作。年后乌鲁木齐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多次前往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山区内的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勘点探查,年在园内划分了5个监测区域通过观测动物的异常反应来监测地震,这种通过观测动物异常反应来监测地震动态的被称为“地震宏观观测”。动物宏观观测与微观前兆异常对比有助于实现长期连续性观察。
美国生物学家弗雷(A.H.Frey)说:“我们对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的研究,决不是期待‘鸡窝里的鸡代替地震仪’,而是通过这一现象的研究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地震,发展更有效的监测手段。”
尽管有一天动物可能是一个有用的预警系统,但研究人员说,仅仅是动物行为出现异常可能并不是地震即将来临的完全可靠的指标。在科学家们找到动物和地震之间“明确定义的规则”前,我们只能将动物异常视为一种参考。
来源:Pixabay世界上截至目前唯一一次没有争议、具有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地震预报是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这次成功的预测也是建立在对频繁发生的前震的监测上,而不是后来流传甚广的动物异常行为报告。
汶川地震过去了十二年了,我们一边“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一边也希望能有更多”靠谱”科学发现,让动物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成功预测到今后的每一场地震。
网护自然
?网护自然是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通过互联网+公益的方式,倡导大家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关爱野生动植物的互联网公益平台,期望以更环保的方式生活,更美好的方式与自然相处。?平台开展以来,先后在甘肃、广西、宁夏、吉林、陕西等多地落地“幸福家园暨网络植树”、“保护野生东北虎豹”、“我为千玺种棵树”、“熊猫守护者”、“千度暖烊公益基金”、“种树人的雾霾之战”、“雪豹守护行动”、“有种青年”等公益项目,累计影响和带动全球万人次参与公益。
更多项目进展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