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使馆的掌门人陈大使,个子不高,却值得仰视。这位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外交官,除在驻外机构任职外,还长期从事干部工作。丰富的从业经历,使他对使馆的内部管理驾轻就熟。
陈大使的书法造诣很深,退休后曾任外交部书画协会会长。他的小篆笔画匀称,浑圆醇和;而隶书则恬淡自如,力在其中。西汉人杨雄曾说:“书,心画也”。从一个人的字迹可以洞察他的内心和品格。陈大使安详、稳重、敦厚,人如其书。
使馆人不多,但各路神仙都有。有的温文尔雅,凡事谦让。有的则棱角带刺。有的与人为善,人畜无害。有的则长着张阶级斗争脸,脸上布满不好惹的横纹。有的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助人为乐。有的则当面叫“哥哥”,背后摸家伙。但在我常驻的两年里,那些消极因素一直“人不传人,可控可防”,形不成气候,掀不起大浪。使馆始终波澜不惊,安定祥和。这首先归功于馆长及领导班子对局面的掌控和对一些病症的精准下药。
陈大使有长者风度,宽厚和善,从不摆架子;但也从不忘记自己管理者的身份。尊重原则,有效执行,是他施政的一个特点。对于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不太在意。一些馆员(包括我)有时乘宴请的机会,溜进备餐间,喝口小酒,吃点干果,解解馋。还有个别年轻人偶尔情绪失控,“炸毛”,他都不放在心上,只当是粘在身上的蛛丝,将它轻轻抹去。但有谁违反规章制度,触犯天条,就不客气了。哪怕是班子成员也要说清楚,决不让同事感情替代制度的尊严。
对国内来访的团组,他带领全馆倾全力做好服务,尽到地主之谊。但是对那位破坏规矩,想甩开使馆,和当地台商拉拉扯扯的副省级大员,他也不手软。三下两下就把那头想撂蹶子撒欢儿的马驹套上了笼头。
94年8月,第三届华裔小姐(MissTusan)选美比赛在外省一个城市举行。主办方秘华协会找到我,希望使馆能派人前去助阵,顺便捎上前去参赛的利马佳丽。这本是促进当地年轻一代华裔对祖国认同感的有益活动,理应支持;但文化处抽不出人,小颜也分身乏术。我问老韩:“侬有啥思想活动?”他故作惊喜状:“当护花使者,太顾得(Good)了!”。我说:“这个美差就交给你吧,出去放松放松。”他连连摆手,说什么也不接招,还一脸坏笑地对我讲:“这个机会不要太好哦,侬自己留着好了。不过呢,千里送京娘,侬可要坐怀不乱哦。”我说:“侬晓得哇,阿拉可是在委内瑞拉混过五年的。这里的美女能和委内大妞儿比吗?有性感大长腿吗?”他一时语塞,便借口我的上海话有北京炸酱面味儿,懒得再啰嗦,抬腿去了阅报室。
他走后,我坐下来冷静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推掉这份美差为好。倒不是因为对自己缺乏“坐怀不乱”的信心,而是直觉告诉我,孤男寡女长途旅行,总是不妥。万一发生点儿故事,不仅自己有口难辩,使馆的声誉也会受影响。弱水三千,不是你的,你就不能饮。
在第二天上午的读报会上,我将自己的想法向领导作了汇报。陈大使听后连连点头,说:“这样蛮好”。并告诉我,流言可畏,众口铄金。驻外情况复杂,在瓜田李下,要有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回到办公室,刚才的一幕在脑海里再次滚动播出。我想,领导其实早已洞若观火。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踩刹车,指示我回绝秘华协会的请求,其实是在等待时机。要在最合适的时候,以最合适的方式,让我明白其中的道理。既保护我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信任,尊重,待机而动,引而不发,这就是领导者的高明之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第二年,我再遇桃花劫。
一天下午,在门口传达室值班的外籍秘书打电话告诉我说,有人上门求见。我来到会客室,只见不速之客是位面容姣好的年轻女性。
当地姑娘一般皮肤较黑,而眼前这位大不一样,细皮嫩肉,闪着磁光。小女子五官精致,媚眼如丝。长长的卷发盘起,凹背细腰,臀部营造出明显的S线。是一种度无死角,但具威胁性的漂亮。
打扮得也时髦,质地讲究的外套和裙子勾勒出动人的曲线。脚上则是一双街上少见的黑色高腰皮靴,气场十分张扬。
她自我介绍说是某大学在校学生,正在撰写一篇有关中国台湾问题的论文。有几个问题弄不明白,所以前来请教。
涉台问题是我们外宣工作的重点,有送上门的买卖,何乐而不为。于是,我从历史讲起,试图给她一个完美的答案。
一口气讲了十几分钟,我端起茶杯润嗓子,突然感觉有点儿异常。一是对方似乎并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yany.com/dxdm/2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