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

共建ldquo一带一路rdquo

发布时间:2020/9/25 12:34:57   点击数: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dbfzl/190909/7453605.html

内容提要: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从历史渊源、现实条件和远景规划上同“一带一路”倡议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拉合作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在理念上与“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一脉相承,同“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拉美国家热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拉利用高层交往、整体合作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凝聚合作共识、描绘合作蓝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延伸至拉美。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彼此需求和利益,不排斥或针对任何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地缘政治考虑,不搞所谓战略博弈。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取得积极成效,共建“一带一路”给拉美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现实利益,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拉美加勒比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赏。当前,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高峰论坛为引领、各领域多双边合作为支撑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架构基本成型。中方将同拉美国家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明确合作重点,着力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

关键词:“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发展战略对接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作者简介:赵本堂,外交部拉美司司长。

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开始由理念变为行动,由愿景化为现实,成为一个由亚欧大陆发源,延伸各大洲、连接各大洋的国际合作平台,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合作潜力。年12月,习近平主席第四次访问拉美期间,强调中国将同拉美朋友一道建设新时代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中拉合作优化升级、创新发展。这一倡议既赋予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丰富的时代内涵,又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一脉相承,为中拉合作开辟广阔前景,注入强大动力。

一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具有

坚实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中拉虽然地理相距遥远,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从历史渊源、现实条件和远景规划上同“一带一路”倡议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历史渊源

早在16世纪下半叶,已有商船贩运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等产品,从中国福建、广东港口出发,途经菲律宾马尼拉,再横渡太平洋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随后再南下分运至秘鲁等南美国家口岸,史称“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跨越大洋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拉之间通商交流的大门,满载着中国商品的大帆船,被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人民习惯地称为“中国船”。“中国船”不仅将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丝绸、瓷器、香料带到拉美,也把原产自拉美的玉米、马铃薯、辣椒等农作物传入中国,促进了两大文明的交流,也把中拉友谊和丝路精神植根于拉美人民心中。智利总统皮涅拉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古代丝绸之路,将中国与多国联系在一起,古时各国商品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往来穿梭,今天丝绸之路再次焕发生机。“一带一路”倡议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福祉。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经济研究学院院长卡洛斯·阿基诺也表示,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促进亚洲和其他地区的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希望这条跨越太平洋的海上航线能够重现辉煌。拉美国家可以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拥抱中国和亚洲”。

(二)现实条件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拉关系进入全方位发展的历史“升华期”。年,习近平主席同加勒比6国领导人共同确立了中国同加勒比建交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年首次中拉领导人集体会晤后,习近平主席同拉方领导人共同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这一定位,并宣布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习近平主席还倡议,中拉双方努力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和中拉命运共同体,为新形势下中拉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中拉合作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在理念上与“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一脉相承,同“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

在务实合作方面,习近平主席先后倡议中拉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其中,“1”是“一个规划”,即《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3”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6”是“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在推动中拉发展战略对接的同时,将中拉合作同国际和地区合作对接,积极参与亚太地区贸易投资安排和创新发展,融入更加广阔的互利合作网络。在年习近平主席结束访问拉美之际,中国政府发布了第二份《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近年来中方就发展中拉关系提出的新主张新倡议,并顺应新的时代特征和中拉关系发展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完善了各领域对拉合作政策。比如,在贸易、产能、基础设施、制造业等合作领域,《文件》提出促进中拉特色优势商品、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等贸易,推动中国优质产能和优势装备对接拉美需求,积极参与拉美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建设并探索公私合营(PPP)模式等新的合作方式,探讨合作共建工业园区等各类产业集聚区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中拉合作注入新动力。在上述倡议举措引领推动下,加强政策沟通协调、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逐步成为中拉双方的共识,中拉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条件日益成熟。

(三)远景规划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严重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给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稳定增长带来冲击。拉美地区政治格局、同世界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调整,拉美各国都在顺应时势变迁和民众诉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谋求国家发展振兴。

近年来,拉美国家意识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纷纷出台大规模基建计划。比如,巴西推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一揽子特许经营的“投资伙伴计划”;阿根廷提出旨在推动西北部地区互联互通的“贝尔格拉诺计划”和旨在推动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巴塔哥尼亚计划”;智利总统皮涅拉年竞选时提出“年投资计划”作为经济领域工作纲领,其中涉及公路、机场、港口、数字等基础设施建设;秘鲁提出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多元化为重点的“独立周年计划”;玻利维亚发布“年国家发展规划”,提出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巴拿马提出“年国家物流战略”,重点加强海空多式联运能力建设,打造世界级物流中心。

但同时,囿于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撑,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量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且地区缺少统筹规划,各国亟待对外开展合作,助力本国落实基建相关计划和倡议,并以此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发展,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核心内容,同拉美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不谋而合”,为各国释放发展潜力、更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亚太经济圈带来重大机遇,也为中拉合作优化升级开辟广阔前景。中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不仅有利于直接拉动双方经济增长,还将降低拉美物流成本,便利拉美商品、人员等要素对外流通,增强拉美与世界经济活动的联系,提高自主增长能力。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拉美加勒比与中国学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杜塞尔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拉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拉美国家可以通过这一新平台获得资金和技术,推动国家乃至区域发展,更快实现拉美区域内和拉美与亚太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拉美地区大约需要占国内生产总值5%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目前这一比重仅为2%。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充足的资金和丰富经验。从这一点看,中国同拉美国家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中拉凝聚合作共识,推动“一带

一路”倡议全面延伸至拉美

拉美国家热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拉利用高层交往、整体合作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凝聚合作共识、描绘合作蓝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延伸至拉美。

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阿根廷、智利总统以及拉美9国和地区组织代表近20人出席。其间,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表示,智利愿意成为亚洲和拉丁美洲之间的桥梁,也愿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角之一。不仅是智利,拉美其他国家以及太平洋联盟等地区组织也在努力发展同亚洲的关系。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表示,没有互联互通就没有发展,阿根廷的发展核心有一个重要基础,那就是增加联通性,既指的是物理上的连接,也包括虚拟世界的互通。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便于各国间联通,这对拉美国家也不例外,期待在这一框架下双方可以继续推动合作、加深友谊。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呼吁地区国家抓住机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表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现在遇到一个加强与中国和亚洲其他经济体联系的历史性机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连接文明、共享繁荣的提议。在人类历史这一紧要关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不能掉队。中国是我们的朋友和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期待中国的支持和指引。”

面对拉美国家的参与热情与合作期待,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发出积极政治信号。习近平主席在与出席高峰论坛并访华的马克里总统会谈时强调,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中方愿同拉美加强合作,包括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实现中拉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高峰论坛发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中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亚欧互联互通,同时对非洲、拉美等其他地区开放”。年9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时表示,中方欢迎墨方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节点。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与来访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会谈时表示,中方把拉美看作“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巴拿马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承接地。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与巴拿马副总统兼外长德圣马洛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中巴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巴拿马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拉美国家,标志着古老东方的丝绸之路与现代西方的跨洋运河无缝衔接,“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在拉美落地生根。

年1月,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会议的召开,特地发函祝贺,倡议中拉双方要描绘共建“一带一路”新蓝图,打造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把中国和拉美两块富饶的土地更加紧密地联通起来,开启中拉关系崭新时代。王毅外长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全面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内涵并表示,中拉之间需要更高水平的优势互补,需要共同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将是双方迈向美好未来的“金钥匙”。为此,中方倡议双方建设陆洋一体的大联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互联互通,形成横跨太平洋、连接拉美与亚洲的大通道;培育开放互利的大市场,共同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造自主先进的大产业,加快推进产能合作,支持拉美尽快建成自主、多元的工业体系;抓住创新增长的大机遇,加强新兴领域合作,走创新、绿色发展之路;开展平等互信的大交流,扩大人文领域互学互鉴,筑牢中拉关系长远发展的根基。中方的介绍和倡议得到与会各方热烈响应,很多拉美国家表示希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会议专门发表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与会方一致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前景。

三中拉共建“一带一路”

早期收获丰厚

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取得积极成效,双方合作共识进一步凝聚,合作潜力持续释放,早期收获不断涌现。

(一)政策沟通

年,习近平主席同来华访问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罗利、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多米尼加总统梅迪纳、萨尔瓦多总统桑切斯、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举行会见或会谈,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重要共识。12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阿根廷、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欢迎拉美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中拉合作优化升级、创新发展,得到包括往访国在内的拉美国家的热烈响应。中阿同意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扩展至“一带一路”倡议,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双方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国和巴拿马同意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巴拿马“年国家物流战略”为契机,不断开拓合作空间、打造合作亮点。截至年4月,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苏里南、安提瓜和巴布达、玻利维亚、多米尼克、圭亚那、乌拉圭、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智利、古巴、厄瓜多尔、牙买加、秘鲁和巴巴多斯1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同中方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其他国家也表达了签署的积极意愿。

(二)设施联通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拉美物流、信息、电力三大通道建设。中国招商局港口公司收购巴西巴拉那瓜港口营运商TCP公司90%的股权,正动工扩建码头和堆场,工程竣工后将大幅提高港口竞争力,降低中巴乃至中拉之间的运输成本,有助于全球贸易便利化。中远海运港口公司与秘鲁火山矿业集团合作投资秘鲁钱凯港口项目,将有力提升秘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助力秘鲁融入亚太经济圈、拓展对华合作。海南航空公司开通北京至墨西哥城的直航航线,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北京至巴拿马城的直航航线,为中国同这两个国家乃至拉美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插上新的翅膀。中国机械设备工程公司积极推进阿根廷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将打通阿根廷主要粮食产区到东部港口的“大动脉”,提升阿根廷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承建的巴西美丽山一期和二期两条特高压输电工程不仅将极大缓解巴西南部和东南部的用电难问题,还将打造一条贯穿巴西南北的“电力高速公路”,惠及数千万人。

(三)贸易畅通

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亿美元,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中国对拉美出口.9亿美元,进口.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7%和24.1%,拉美对华出口增幅更加明显。中国继续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及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拉美国家抓住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带来的机遇,对华出口产品种类持续增加,从初级原材料为主拓展到肉类、水果、花卉、精加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开通了河南郑州至智利圣地亚哥的货运“空中丝绸之路”,大大便捷了智利、阿根廷等国对华出口。智利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鲜果进口来源地,中国成为巴西、阿根廷等国牛肉的最大买家。中国同秘鲁启动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同巴拿马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同时中拉之间跨界电商平台快速发展,为促进双方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提供了强大助力。

(四)资金融通

中方对拉美的亿美元一揽子融资项目目前已落实多亿美元,惠及20多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80多个民生项目。亿美元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亿美元中国—巴西扩大产能合作以及首期12亿美元的中国—墨西哥投资基金均已启动,将有力支持中拉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合作。中国同巴西、阿根廷、苏里南、智利本币互换协议执行情况良好,在阿根廷和智利设立的人民币清算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在拉美分支机构的业务不断拓展。不久前,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同阿根廷投资与外贸银行、厄瓜多尔国家开发银行、墨西哥国家外贸银行、秘鲁开发金融公司、巴拿马国民银行、哥伦比亚国家发展金融公司等7家拉美开发性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拉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巴拿马委托中国银行筹备发行首只主权熊猫债,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密切中拉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以更紧密的金融合作促进更高水平的中拉合作。

(五)民心相通

习近平主席年、年访拉期间宣布的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各类培训名额、“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培训名媒体从业人员等倡议正在稳步落实。年,中国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就在该国设立孔子学院签署协议,孔子学院总部已在21个拉美国家设立了40所孔子学院、12所孔子课堂和1个区域中心,“汉语热”在拉美蔚然成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问格林纳达、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和智利,为当地民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拉美分中心项目成功举办,来自拉美10国知名媒体的13名新闻工作者在华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工作;首期加勒比分中心项目成功举行,9名加勒比国家新闻工作者在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工作。中国同乌拉圭签署互发十年多次商务签证协议,同智利、阿根廷签署相互认可中国公民旅游签证的协议,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中拉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在中拉论坛框架下,中拉政党、基础设施、青年政治家、地方政府、企业家高峰会、反腐败执法合作等分论坛活动成功举行,双方友好的社会基础日益巩固。

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给拉美国家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给拉美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拉美加勒比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赏。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中国企业在拉美已经累计创造了多万个就业岗位。针对美国部分政客不断抛出的“新帝国主义说”“掠夺性经济说”“制造混乱说”“滋生腐败说”等抹黑攻击中拉合作的说辞,拉美国家用积极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踊跃参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实际行动对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投出了信任票、赞成票。不少美国媒体和智库研究机构对“一带一路”项目“制造债务陷阱”等言论表达了不同意见。比如,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援助数据”项目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包括拉美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使当地经济活动分布更均衡,民众就业和市场机会显著增加;美洲对话组织、威尔逊中心等知名智库学者认为,相较于西方的“市场资本”,中国的“耐心资本”更符合拉美国家的长期发展需要,有助于拉美国家提高本国财政金融政策的灵活性和操作空间,更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近期拉美晴雨表、智利CADEM等民调机构数据显示,在智利、阿根廷、秘鲁、墨西哥等国,肯定中国形象的民众比例已超过美国,巴西、哥伦比亚及中美洲国家的对华民意“好感度”也持续上升。

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彼此需求和利益,不排斥或针对任何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地缘政治考虑,不搞所谓战略博弈。中国不谋求取代谁,而是寻求通过合作做大利益蛋糕,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可以说,当前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机遇论是主流,中拉合作共赢成为主旋律。

四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进入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当前,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合作重点更明确,合作机制更完善,发展前景更广阔。

年4月下旬,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拉美和加勒比25国近百名嘉宾应邀出席。智利总统皮涅拉出席高峰论坛,古巴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审计长贝赫拉诺、阿根廷外长福列、玻利维亚外长帕里、乌拉圭外长尼恩、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外长摩西、格林纳达外长戴维等拉美和加勒比多国高级别代表及拉美开发银行等地区多边机构负责人共30多名部长级以上官员参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及“廉洁丝路”等分论坛。论坛期间,秘鲁同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第19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的拉美国家。中拉双方再次表明愿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打造领域更宽、结构更优、动力更强、质量更好的中拉合作新局面。

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要向高质量发展,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这是共建“一带一路”理念的拓展与升华,将引领各方更好绘制精谨细腻“工笔画”,让共建“一带一路”惠及天下,让各国人民普遍受益。论坛期间,各方继续开展双边、三方合作的同时,还发起成立20多个“一带一路”多边对话合作平台,包括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合作机制,设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等。以高峰论坛为引领、各领域多双边合作为支撑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架构基本成型。

当前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是各国应对共同挑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目标是推动各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是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和包容增长的现实需要,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自然延伸,是“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包括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这些开放举措是中国改革开放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也将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各国共同繁荣提供更多、更大的机遇。

以第二届高峰论坛为标志,共建“一带一路”站上了新起点,描绘了新愿景。下一步,我们要根据中拉领导人共同擘画的蓝图,既认清中拉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的大趋势及双方发展战略契合带来的机遇,也要正视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要善于在挑战中发现和把握机遇,坚持以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中拉合作优化升级、创新发展,不断丰富新时代中拉关系内涵,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更好地造福双方人民。

(一)中方将同拉美国家丰富合作理念,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拉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拉双方要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高层交往引领作用,完善现有对话和磋商机制,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和统筹规划,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尽施所长、惠及各方。要本着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落实《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优先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为抓手,努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共同商定符合双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利益的投资和产能合作重点领域,推动双方企业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减贫、卫生、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环境保护和自然危机管理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加强反腐败、反走私、反洗钱、反逃税和非法资金流动领域双多边合作,提高公共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追求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中方积极支持智利主办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支持巴西主办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加强沟通协调,提升中拉关系全球影响,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中方将同拉美国家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明确合作重点,着力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

中拉双方要继续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用好双边和整体合作两个渠道,发挥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作用,加强双方发展目标和项目对接。中方将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拉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建设和互联互通项目,支持拉美国家建设两洋铁路、两洋隧道等关键通道,开辟更多中拉海洋航道、直航航线,不断提升中拉联通网络的密度和容量。中方愿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对接拉美,搭建“网上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扩大市场开放,中方愿同拉美国家结合各自实际,推动包括自贸协定在内的各种贸易便利化举措,欢迎拉美国家积极参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中国出口更多特色优势商品、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要继续落实好中方宣布的对拉一揽子融资举措,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发挥中拉开发性金融机制作用,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继续扩大立法机构、政党、地方、新闻媒体、学术机构、民间团体等各界友好往来,为双方公民跨国旅游提供更多便利,并通过互设更多文化中心、语言机构和增派留学生等形式,为中拉关系发展和中拉友谊传承筑牢社会基础。

(三)中方将同拉美国家加强合作机制,着力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中拉双方要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与对话,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基础的透明、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均衡和互利的方式推动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中方一如既往地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联合自强和地区一体化进程,将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互联共赢的合作目标、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以中拉论坛为主要平台推进整体合作。双方要根据《关于“一带一路”的特别声明》相关精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政策沟通和发展战略对接,依托中拉论坛现有10多个专业领域分论坛和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推动优先领域合作,让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多惠及双方人民。中方欢迎拉美和加勒比有关次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参与整体合作,将根据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不发达的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等需求,在整体合作中予以必要的照顾。中方愿同更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及地区多边机构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探讨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鼓励更多国家和企业深入参与,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责任编辑刘维广)

本文来源:《拉丁美洲研究》年第3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yany.com/gjqh/190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