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秘鲁 >> 国家气候 >> 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1.P54《湄公河平原的地形》湄公河平原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由于该地人口稠密,水稻生产对人力需求大,其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
2.P57《美国本土的地形》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商品性农业)。这里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大平原东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家庭农场为主,高度机械化。
3.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比较表
特点
湄公河平原
美国中部平原
位置
低纬度
中纬度
地形
地势平坦
地势平坦,地广人稀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农作物
水稻
玉米、大豆和小麦
耕作方式
精耕细作,依靠人力
高度机械化,少量人力
民居特点
悬空架设,“高脚屋”(竹木)
民居分散,距离较远
交通状况
水网密布,水运发达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4.安第斯山脉从北往南纵贯南美洲大陆,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区地势崎岖,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在多米,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热带雨林、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高山草地、冰雪带)。海拔升高米,气温下降6℃。
5.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在海拔较低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海拔高处,由于气候极为寒冷,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居民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主。羊驼被称之为“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羊驼毛有“纤维上帝”之美誉。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秘鲁国徽的左上角的动物是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说明骆马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6.P63《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跨越法国、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国家,莱茵河、多瑙河和波河的河流发源于此。瑞士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山区占到国土面积的60%,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6%,矿产资源奇缺,缺乏发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是个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资源丰富,瑞士人因此被称为“大山之子”。
7.阿尔卑斯山区一年四季是旅游者的天堂,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休闲度假,夏季登山、冬季滑雪和泡温泉。旅游业为瑞士创造了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钟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等)
8.瑞士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a.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保护环境;b.修建了自然保护区,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c.人们有很强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秘鲁和瑞士)与山为邻之比较
垂直的生计
山地之国
国家
秘鲁(南美洲)(世界最长山脉)
瑞士(欧洲)(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山脉
安第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五带
热带(高原山地气候)
北温带(高原山地气候)
特色
产业
海拔较低处—种植业(玉米、马铃薯、小麦等)
海拔较高处—畜牧业(羊驼和骆马)
旅游业(夏天登山、冬天滑雪和泡温泉)
启示
要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10.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11.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领先全球的造船业,发达的纺织业,先进的电子工业等。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但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渔民们面临着各种新问题,如捕鱼成本的增加,捕鱼范围的缩小,过度捕捞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污染等。为此,渔民改变了过去只捕不养的习惯,转而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12.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坐落在亚平宁半岛上,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有一座水上古城——威尼斯。因水而生,岛屿相连成为城,以水为通道;因水而兴,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因水而美,独特的水城风光,水为道路舟为车(圣马克教堂、叹息桥、贡多拉);因水而忧,水位上涨、海水倒灌。
13.非洲大陆东南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被称为“高原大陆”,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气候类型(自然带)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14.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10月份,南方旱季来临,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迁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正值雨季,开始向南迁徙。
15.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大多穿着红色披风,住茅草房,牛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越高,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
16.P75《澳大利亚的地形》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为主,气候比较干热,近三分之二土地属于干旱地。因此,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17.澳大利亚地形的总体特征: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
澳大利亚降水量的总体特征: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18.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美利奴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里的国家”、“古生物博物馆”)
19.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
20.P78《波斯湾地区的地形》波斯湾地区位于亚洲西部,处于亚、欧、非三洲的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五海三洲之地),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漠广布,属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稀缺。
21.P79《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和石油分布》波斯湾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其中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是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两伊两特一酋)
22.P80《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路线》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澳大利亚等。
A.美国、西欧: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B.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C.中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23.波斯湾地区一些国家因大量石油输出成为富裕国家,但石油也有枯竭的时候,所以他们也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如利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大力发展工农业、旅游业和商业等
24.P81《以色列的地形》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非常缺乏,耕地少且贫瘠。以色列人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使可灌溉土地大量增长。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
25.以色列拥有发达的绿洲农业的原因:
A.严格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B.开源: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如北水南送);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海水淡化
C.节流: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科技兴农;加强用水管理(如实行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择种植合适的农作物(如耐旱、耐热、耐碱的作物;附加值高的作物等)
26.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北部,北濒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和黑海,地跨北温带与北寒带、中高纬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大部分在亚洲,人口集中在欧洲,俄语、东正教。
27.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该城市位于俄罗斯西部,东欧平原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莫斯科河蜿蜒流过全城。
28.莫斯科最为著名的建筑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国家大剧院是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团所在地,建筑以红场为核心,呈环状和辐射状分布。
29.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西濒大西洋和比斯开湾,南临地中海,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首都是巴黎。
30.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塞纳河西岸,发源于西岱岛。温带海洋性气候。
31.巴黎是文化艺术之都。主要体现在:①有众多的博物馆,其中古典艺术的宝库是卢浮宫,近代艺术的殿堂是奥赛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现代艺术的象征是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②人们将对文化艺术的热爱融入生活中,如街头露天画廊、街边咖啡馆、街头艺术。
32.巴黎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得益于:
①美丽的塞纳河,其沿岸的景色秀美,孕育了很多名胜古迹,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②悠久的历史文化,巴黎是座文化古都,历史悠久,到处是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随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艺术,历代君王和总统致力于文化艺术的保存、收藏和建造。
③巴黎人民对美的独特鉴赏力,巴黎人民对于艺术的热爱、欣赏、接纳、传承,使各种艺术流派在巴黎生根。
33.印度地处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首都是新德里,最大的城市是加尔各答,最大的港口是孟买;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城市,被誉为亚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
34.班加罗尔位于低纬度带,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班加罗尔所在的地形是德干高原,由于海拔高,因此气候温和凉爽,适宜居住。
35.班加罗尔信息产业迅速的有利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政府扶持;高校云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英语是印度官方语言,无语言沟通的障碍;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等。
36.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影响:班加罗尔成为信息产业的代名词,为印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深刻地改变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
37.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北边接壤的邻国是朝鲜,两国的分界线是38度纬线。韩国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首都首尔,主要人种黄色人种,最大的港口是釜山,与我国的山东半岛隔黄海相望,与日本隔日本海相望。
38.蔚山位于韩国的东南部,与最大的港口釜山相邻,与日本隔海相望。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更是以汽车生产能力著称于世。年,蔚山被指定为第一个特定工业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蔚山已成为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韩国最大的汽车集散地。蔚山不仅是韩国制造和交易中心,而且还是一个汽车研发中心。蔚山正大力研发环保汽车。
39.蔚山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的主要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太和江横穿蔚山市区,充足的水源;注重产品研发,产业部门与高校相依托,提高科技含量;雄厚的工业基础;高度的机械化生产;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链完整,产销一体;配套设施好;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政府的支持。
40.巴西是南美洲最大国家,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五,以白色人种为主,按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属发展中国家。该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巴西绝大部分国土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温度带)和低纬度(纬度带)面积大。大城市主要集中东部沿海地区。在历史上,该国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
41.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以加强对内地的管理和开发,促进内地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应对城市病。巴西利亚在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上;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42.巴西利亚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机翼主要分布居民住宅区,机头是三权广场所在地。碗口上仰的建筑是众议院会议厅,象征着广泛听取民意,体现了民主、自由和开放;碗口下覆的建筑是参议院会议厅,象征着重大问题要集中,体现了集中统一的精神,H形的建筑是议会,意为维护人的尊严。
43.巴西利亚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的成功经验有:种植树林、绿化到位、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建筑多样、有效管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44.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决定着区域的基本特征。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和温度带等方面来描述;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周边其他区域或事物来确定,如海陆位置、邻国等。南非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南温带,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其最南端的好望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P《南非的位置》
45.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地图、照片和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小,其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西南沿海地带是地中海气候,西北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南非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黄金储量世界第一。P《南非的地形》
46.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南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拥有11种官方语言,祖鲁族是南非最大部族;开普敦烙下殖民文化印记,有“小欧洲”之称;曾经存在种族隔离政策。
47.一个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来认识。南非利用其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采矿业、制造业和旅游业。
欢
迎
关
注
且行且思
一路向前
一路芬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