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秘鲁 >> 人口种族 >> 偷得浮岛半日闲的的喀喀湖上行
我们一到达普诺长途巴士站,就有趴活儿的德士司机过来搭讪,在坐德士去酒店的路上,司机已经成功地向我们推销了一个的的喀喀湖加浮岛半日游的跟团旅游,游览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游览项目包括坐船游湖和上浮岛游览。到了酒店,我们给他交了订金,他叮嘱我们中午十二点时在酒店等候,到时会有旅行社的人来接我们。
一夜的巴士坐的人昏昏欲睡,到了酒店后我们继续补觉,睡到自然醒时,收拾停当,到外面吃了午饭,就回到酒店等人来接。旅行社的人挺守时,一个家乡是库斯科的小伙儿不到十二点就来到了酒店,开了辆小车把我们拉到湖边的码头,这时其他团员也都陆陆续续地被旅行社的人从各个酒店接来,大家在这里汇合。导游带着我们这一行二十来号人来到湖边的游船码头,的的喀喀湖还是世界上最高的可以通航大船的高山湖泊!
后面是我们的队友们在登船,我们这个临时拼凑起来的旅游团大概有二十来号人,由一位导游带队,一路上,导游的讲解都是先用西班牙语讲一遍,再用英语讲一遍。
船舱里的软座椅坐着挺舒服,二十来人刚好坐满了一条船!位于的的喀喀湖畔的普诺是个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小城,人口约十万,城市风光远观还行,近看则全是漫山遍野粗犷的城中村风格的红砖房。这里的海拔高达米,平日里最爱爬山健行的老公在酒店里刚上了个二楼就已气喘吁吁,而弱不禁风的我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安地斯山上转悠了十来天居然始终不知高原反应为何物!这个小县城般的普诺市居然还有一所政府大学,远处那座位于红砖房堆里的很气派的高楼就是普诺大学的教学楼。
开船后不久,导游告诉大家可以上到船顶的平台上拍照,出行经验丰富的我们没跟大家大拨哄一起上去,而是等到其他游客在上面照得差不多了都回舱里了才上来拍照。
这时的船顶上成了我们专属的观景台,游船开了一阵后,湖上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芦苇,游船沿着芦苇丛中的一条水道向湖中挺进。从狭窄的水道开进来没多久,水面豁然开朗,这一大片水域周围全是一个个浮岛。这就是一个浮岛完整的样子,每个浮岛的布局都差不多。
每个浮岛旁都有这样一艘造型独特的两端宛如新月的草船,一看到它,我的脑海中掠过了“草船借箭”这个词。
我们的船开到一个浮岛旁停下,导游让大家下船登岛,岛上的原住民乌罗人出来迎接我们,她们的服饰和我们在秘鲁其他地方看到的当地人服饰完全不同,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这个岛应该是我们这个旅行社的关系户。上了岛后,导游把大家分成了讲英语和讲西班牙语的两组分别听讲解,这是岛上的男人为大家讲解这个浮岛是怎样搭建起来的,其实整个浮岛就是用芦苇纵横交织编成的一个大厚草垫子,四周还要把浮岛绑在若干个木棍上,然后把木棍插入水下才能把这个浮岛固定住。因为芦苇泡在水中会腐烂,所以他们大概每过半个多月就要把浮岛的草重新换一遍。的的喀喀湖横跨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图中的地图上可以看到湖中央有一条红线,那就是两国的国界线。讲解结束后,导游把我们这些游客分成几组,让我们分别跟着不同的岛民去他们家里,这情形有点儿像村民接待干部下乡。我们俩被派给了这位大姐,她把我们带到她家里给我们换上她们的民族服装。她们的屋子也是芦苇搭起来的,简陋的草屋里除了床就没多大地方了,睡觉的床就是一个厚草垫子,感觉这里的湿气应该很大。对这位大姐给我搭配的服装不太满意,感觉色彩不够鲜艳,而且那个草帽太小,我自己又跑回她家换上了这条橙红色的裙子和这顶小花帽。这是当地男士的服装,这种毛线小辨帽是当地男人们戴的,但很容易被游客们误认为是女帽。这个浮岛上只有五户人家,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应该都是亲戚吧。
这顶千娇百媚的小花帽是我的最爱,感觉乌罗人的服饰很艳丽可爱。大姐给我们换好了衣服后,就开始急赤白脸地给我们推销她家的存货,她说这些东西都是她们手工绣的,不知是真是假,但比外面街上卖的贵一大截子那是肯定的。
我现在还没功夫跟她砍价买东西呢,先在岛上四下里逛逛再说吧。后面导游正在给那帮讲西班牙语的队友们讲解。这个浮岛大概有四个篮球场大,很快就转完了,感觉这岛上除了草还是草!知道这买东西是肯定躲不过的,咱也不能白穿人家的衣服,在岛上转了一圈后我自觉地花了一百比索(约二百人民币)跟大姐买了她手里拿的那块大红色的手工刺绣,后来在普诺街上看到同样的东西要价是六十比索。游客们在岛上转悠够了,接下来的节目是坐草船游湖,这个黑黑的小男孩跟我挺投缘,一路跟着我。
我们登上草船后,岛上的女人们在下面唱歌送别我们,唱了一首又一首,看到我们中间有日本游客,还唱起了日本歌,就是不会唱中国歌。
途中经过几个浮岛,发现我们岛的这条草船颜色最鲜艳。这对漂亮友善的姐妹花来自法国。这个岛上的小男孩也和我们一起上了船,一路粘着我,这个小女孩不知是不是他妹妹。这位日本女孩是和男友一起旅行的,第二天早上我们离开普诺时在长途汽车站又看到了他们,他们居然又和我们乘坐同一辆大巴车前往玻利维亚。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公三下五除二就翻过了船栏杆,直接坐在了船头上。草船在湖上转了一圈后停靠在了另一个浮岛旁,一看这个岛上都是餐厅、小商店等一些消费场所,不用想也知道是一些宰游客的地方。一向谨慎小心的我们看到右边这间草屋商店内摆着咖啡和可卡叶(当地产的一种专门对付高原反应的植物),还有一个开水桶和一次性纸杯,旁边也没标价钱,而且队友们都在喝。这一路到处都喝免费可卡茶的我们放松了警惕,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也是免费的,就一人泡了一小杯,没想到刚喝完店主就来要钱,居然是五个比索一杯,两小纸杯可卡茶就是二十块人民币,真是宰你没商量!
在这个岛上还遇到一件闹心事儿,跟我们一起坐草船的当地女人在我们快下船时来跟我们收坐船费,每人10块比索,我没零钱,就给了她50块钱,她拿了钱后也不给我找钱,我跟她要了才说她没零钱,众目睽睽之下她说等有了零钱就找给我。后来在岛上转悠时我却发现她不见了,本来以为我们还会回到她们岛上,没想到导游说我们不回那个岛了,我赶紧把这件事儿跟导游说了,结果离开的时候导游让我们的船又特地开回到那个岛上,才帮我追回了30比索。回程的途中下起了大雨,湖面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回到码头后,旅行社派车分头把大家送到普诺城中的武器广场上,大家就地解散,武器广场的主角照例是雄伟的大教堂。这时雨也渐渐停了,但却刮起了嗖嗖的冷风,我们把随身带的“蹦球”都套上了,还是感觉透心凉,没想到在的的喀喀湖畔遭遇了在南美这些天中最冷的一个下午。
武器广场周围是一圈风格各异的精美老建筑!在城里吃过晚饭后,我们坐德士回到了下榻的酒店,这座四星级的酒店就坐落在的的喀喀湖畔,名副其实的湖景酒店。酒店在湖畔还占据了一大片风景区,里面也建有两座草屋。我们住的酒店离普诺城中心还有一段距离,在夕阳晚照中远眺华灯初上的普诺城。夜幕降临,美丽的的的喀喀湖畔静谧而温馨。这半日里我们探秘乌罗人独特的浮岛生活,泛舟在世界最高的大湖上,在普诺城中闲庭信步,饱览的的喀喀湖之湖光山色,真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奇妙时光!
END
#谢谢浏览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