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秘鲁 >> 自然资源 >> 秘鲁行记马丘比丘,失落的印加古城
高空俯瞰便可见
这个城市是如此的规规矩矩
经过五个小时的飞行,终于降落在秘鲁国际机场。对于已经飞遍五大洲,最长飞行记录30几个小时的Alicia来说,五个小时的飞行完全是小意思。一下飞机就在机场里看到了马丘比丘的巨幅图片,果然是秘鲁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出了机场在候车点等候酒店接机,气候瞬间从寒冬变成酷暑,因为带着娃,秘鲁此行安排得非常轻松。在机场附近的一家酒店修整一晚,第二天再直接飞往马丘比丘所在城市——库斯科。(紧凑一点的旅行可直接在该机场转机前往)。机场海报
先留影发圈,很快便有朋友回复说
马丘比丘不会让你失望的
D2第二天利马--库斯科--奥扬泰坦博--马丘比丘库斯科(Cuzco,海拔米)作为秘鲁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更是五百多年前辉煌的印加帝国首都所在地,也是马丘比丘之行必须经过的中转地。行前首要担心的是娃能不能适应这样的高海拔,其次是老公。至于我自己倒是信心满满,曾去过多海拔的青海,外加经常锻炼,身强体壮,想必是没有问题。结果,现实总会狠狠地给我们承重一击。早上11:30飞机准时降落在了库斯科机场,一下飞机就被库斯科高海拔的稀薄空气撞击得晕头转向。机场转角有家旅行社在向游客推销旅游路线,旁边放着一篮古柯(coca)叶供游客免费领取。赶紧冲上前去拿几片放入嘴里,这是本地的抗高反药。跟库斯科的第一次交锋就这样败下阵来。心里隐隐起了一丝担忧。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嚼完古柯叶,顺道就坐下来打听旅行社的报价。我们需要从库斯科中转去奥扬泰坦博(Ollantaytambo),再乘火车到马丘比丘小镇。旅行社提供三条到奥扬泰坦博的路线,根据路上经过的景点不同,时长不一,报价从60美金到95美金不等,而在市中心乘坐公共小巴只需要10新索尔∕人(1美金=3.3索尔)。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选择了便宜公交小巴。在机场换了一点美金后(机场汇率较差),在旅游咨询处领取了市中心的地图,便打车前往武器广场。强烈的高反,还要扛一个两岁的娃在身上,两个背包,一个行李箱,瞬间让我和老公两个胖子变得举步维艰。完全没有心思欣赏武器广场的美景,只想快点坐下来歇会儿。在武器广场一角的小餐馆吃上了到秘鲁的第一餐,前菜柠檬酸鱼(ceviche),主菜牛柳炒饭(lomosaltadoconarroz),牛柳炒面(lomosaltadoconfideo),至于味道嘛,实在一般。吃饱喝足修整好,开始步行前往公共小巴集中乘车点。离武器广场大概五条街左右。路上遇到一家汇率更好的兑换点,又换了一些本地币。坐上公共小巴我开始崩溃了,座位非常拥挤,通风条件很差,还要在库斯科的崇山峻岭中穿梭,一段泥泞的土路抖得骨头都散架了,最惨的还是我老公,因为他——晕车了!怀里抱着娃,还要借出肩膀给既高反又晕车的老公。一路我都在担心,如果我老公倒下了可咋办?还好快到奥扬泰坦博的时候他终于缓了过来,人也精神了很多。因为网上提前预订的火车是晚上9点的,我们到奥扬泰坦博才下午四点左右。火车售票处也可以买票,因为不同时间点的票面价格不一样,不给我们换票,补差价也不行。只能傻瓜的找了一个快餐店坐了五个小时,这下终于算休息够了。候车过程中老公接到携程的通知说库斯科返回利马的飞机提前了,让我们改签。终于知道为什么都讲秘鲁的航班经常变更了!老公瞬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门心思跟携程沟通改签,啥也不管了。我动了动我的小指头掐指一算,第二天下午的火车回库斯科,第三天在库斯科没有特别安排,飞机提前就提前呗,完全赶得上啊,为什么要改签?经我一提醒,老公醍醐灌顶,原来他把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行程混到一起了。真是直线思维男,简称“直男”! 奥扬泰坦博火车站 ENJOYYOURLIFE火车站候车室只能提前一个小时进,条件也实在艰苦。提前预定了火车票还是掐着点来吧。夜行的火车疾驰向马丘比丘小镇,车外漆黑一片,高反和不适早已远去。原来此行中表现最镇定的是一开始最担心的宝宝,从头到尾坐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果然“坐怀不乱”。最近看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其中“逃水”一章对马丘比丘的火车之行的描述,看得真是心惊肉跳,反而为这趟旅行事后捏一把汗。当然,三十几年之间,陆路交通也在不断改变和提升。可是回到切?格瓦拉《摩托车日记》里的场景,五十几年来整个行程中的很多地方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比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建筑,到瓦尔帕莱索的错落房屋,再到库斯科的石头城墙,时间在南美的街头巷尾好似停滞一般。一个半小时的火车之旅很快就在昏昏欲睡之中结束了。到达马丘比丘小镇的名宿已经深夜十一点多了。想着终于可以躺下来好好休息休息了,结果街头的酒吧音响好到爆,而且整夜不停歇,也不知几点才昏昏睡去。库斯科武器广场街角 石子路、阁楼,古色古香 D3第三天马丘比丘--奥扬泰坦博--库斯科一早起床,收拾好行李寄存酒店,出发登顶马丘比丘。早上的小镇空气清新,云雾在山间缭绕,一幅人间仙境。提前已在网站购买了9点的门票,(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迹,景区对每日参观人数和参观时间都做了限制。)八点到达乘车点,已经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瞬间又焦急起来,大巴车上山需要20分钟左右。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决定分头行动,老公带娃排队,我去窗口买车票。卖票窗口也排起了长队。不过移动速度还算快。迅速买完票回到老公的队伍中,几乎还处于停滞状态,时间已经接近九点了,八点一班的队伍还没有乘完车。顺着队伍一步一步往前挪,到我们9点的队伍开始乘车时,发车速度还挺快的,很多班车山上山下滚动发班,很快我们就登上一辆出发了。
上山的风景也是十分美的,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如果有时间和经历,实在适合徒步登山,去体验下古印加人是如何一步步征服这些大山的。验票后就顺利进入到景区了,门口有一个旅游咨询点可以领取景点地图,也可以寄存行李。入口往前走几步,马丘比丘的石头墙便映入眼帘了。心情开始激动起来,三天的时间,爬山涉水,几度中转,终于来了,终于见到了你的真容!顺着旅游栈道往上爬,一点一点地,整个城市的全貌在眼前铺展开来。顶点的平原上,散落着几只神兽——羊驼。孩子兴奋起来了,在她的眼里,这个长相高大而奇特的动物显然比这些石头更具吸引力。转头回望,整个马丘比丘—这个名副其实的天空之城—在云雾中缭绕,忽明忽暗。就是那个你在图片上已经看烂了的马丘比丘啊,可是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依然如此新鲜,如此震撼!就为了这一眼万年,所有的旅途艰险便也值了。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马丘比丘景区入口方向拍摄高山上雾气很浓,选好拍摄位后等雾散开,抓起相机赶紧拍,因为很快新的雾又会再次席卷而来。我们运气还不错,当天天气很好,得以一次又一次看清真容,遇上天气差的,可能上山几次什么都没有看见。天气好,登山要赶早。早上拍摄的,对面山上还没有什么游人,才能拍到干干净净的山,到中午开始人已经很多了,整个景区也被堵得水泄不通。这或许也算重现了古印加人当时的“繁华”。神兽—羊驼几只神兽在悠闲地啃着青草地,每只羊驼都有编号,景区静止给羊驼投食,但依然有游客用食物吸引它们过来拍照(旅游不文明行为也不是中国特色)。古印加人在建筑、天文、农耕等方面已经有很深的造诣。我所在的拍摄点(也就是羊驼生活的地方)是农耕区,对面山头是城市居住区,从这张图片也可以看出地势之险要,年前的古印加人又是如何攀爬上这座山,并且在山上建造出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的呢?想了解更多细节可以搜索央视《远方的家之秘鲁》。中午时分,我们也随着人流进入了城市的中心,从“远观”改为“亵玩”,风景又有些“远近高低各不同”了。轻抚这一块块石头,忽然回想起切?格瓦拉曾经坐在这里给他同伴的回话:“没有枪,怎么革命?” 下午的马丘比丘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坐在石头边上歇脚,补给食物,再给宝宝换尿布。这会儿遇到了一对中老年美国夫妇,他们用中文跟我们打招呼,我很惊奇,连我的中文也变成了一股老外腔。原来,他们去过很多次中国,还在中国的多所大学执教过。问我们来自哪个城市,我回答说“成都”——这里的老外一般除了北上广,也不太知道其他城市了。可是他们说他们去过成都,那是年,那时候的我才四岁,比我女儿大不了多少。时间真是奇妙呵。下午一点多,又饿又渴又晒,加之赶三点多的火车回奥扬泰坦博,我们只能依依惜别这所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准备下山了。景区出口有马丘比丘印章供游客免费盖。盖完印章我们傻眼了,下车的队伍已经延绵几公里外,排队时常目测一个小时以上,心都凉了!这时有人提醒说带小孩可以走特殊通道,太好了!再借一次娃的光,回到特殊通道,很快坐上了下山的巴士。回到小镇,正好赶上美洲杯巴西和秘鲁的总决赛日,小镇上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人们纷纷着上印加特色的服饰披肩,正在游行庆祝。随着游行队伍到达小镇的中央广场,这里已经搭好了看台,摆满了凳子,很快也坐满了人。小镇上的政商界代表发表演讲,然后举行仪式。很快,比赛开始了,现场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我们难顶空空的肚子,找到了网上推荐吃羊驼肉的一家餐馆,点了两份烤羊驼肉(Alpaca),味道嘛,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填饱肚子后又在小镇上逛了一番。这里有很多秘鲁旅游纪念品,价格比利马便宜,但是最便宜的,在奥扬泰坦博火车站。赶回程的火车又上演了一场狼狈逃亡。我们走错了车站入口,需要绕到另一端,火车就停在我们面前,但是隔着简易的围栏,眼看火车快要发车了,一边跑一边对列车员说等我们。等跑过去安检入站后,才发现那班根本不是我们要乘坐的火车。回程的火车车厢一阵狂奔之后,我们成了第一组登上火车厢的人。满心期待着多付近50美金换来的豪华旅餐,结果只是一杯果汁+一块小蛋糕,失望!赶回奥扬泰坦博已经黄昏了。我们转乘了一辆回库斯科的公共巴士,这次人少了些,座位也比来时宽敞了不少。一路也有颠簸,但是留在记忆里的只有车窗外明亮的满天繁星。马丘比丘小镇聚在一起看球赛的人们 D4第四天库斯科--利马早上在酒店吃完早餐,打车去了太阳神殿(Qurikancha)。这座古印加遗址,曾经墙壁和地板都有纯金覆盖。第12代印加王阿塔瓦尔帕(Atahualpa)在被西班牙将军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Pizarro)俘虏后,祈求用一屋子的黄金换他的自由。印加人就曾从这个神殿的墙壁上剥下来黄金去赎救他们的国王。如今这里也只剩一个地基了。而这位印加王,最终还是被皮萨罗砍了脑袋,死于年。这个神殿外面,有一个巨大的草坪,一块小草地上,仿建了一个拉斯卡线图案。
库斯科主教座堂 CatedraldelCuzco从神殿出来,沿着古印加城墙和旧石子路一路步行去武器广场,再转道去找著名的12边墙。沿着窄小的街道一路上坡,去找推荐吃豚鼠(Cuy)的餐馆(Pachapapa)。赶提前到下午三点的飞机似乎已经有点赶不及了,因为这家的豚鼠需要烤制一个小时,最终选择放弃。沿途再走回酒店取行李。这一路走下来,虽然路途并不算远,可是在海拔3千多米的库斯科,缺乏锻炼的老公已经累得不行了,整个过程我还扛着一个14公斤的娃,居然还把他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印加古道库斯科一角下午坐飞机回到利马,对于没有吃上豚鼠而耿耿于怀。入住酒店后就各种打听搜索利马吃豚鼠的地方。显然在利马吃豚鼠不如库斯科那么普遍和实惠。不过这里的中餐倒是很多,中餐馆都叫做“chifa”,很接近中文“吃饭“的发音。秘鲁菜也和中餐口味很接近。最后我们选定了一家评价还不错的本地餐厅,有豚鼠吃。打车去了我就开始后悔了,这家餐厅是一个仿宫殿式建筑的独栋别墅,看起来相当豪华。来这里就餐的应该都是着晚礼服开豪车的金主。看看自己的打扮,再摸摸羞涩的囊,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一问前台,没有预定没有正式位置,不过吧台旁边有一个临时空位。坐定,开始点餐,果然没让我"失望"—菜品都贵的离谱。一份豚鼠88新索尔,折人民币大概块,其实也不算贵啊,可是看看下面的图片你就知道了为啥我觉得贵了,因为这份豚鼠只有三片肉。羊驼肉豚鼠看看这三片“金”肉哦! 附1游利马市区早上起来,慵慵懒懒的吃过酒店的早餐,才收拾出门去利马的武器广场—是的,你没看错,又是一个武器广场。整个拉美都是武器广场!正好赶上总统府的换岗仪式。看完仪式在广场上随意转了转,这时遇上一群可爱的本地小学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随老师来参观的。不知为啥,他们忽然对我们十分有兴趣,简单聊了几句,纷纷拿出笔记本和铅笔要我们签名。哈,谁曾想到在这里感受了一下做“大明星”的风采。随后前往圣弗朗西斯科博物馆(MuseoConventoSanFranciscoyCatacumbas),路上买了一支秘鲁版炸油条(churro),所有西语国家都有这种炸油条,但是风味却各不相同,吃了那么多churro,还是觉得秘鲁的最好吃。回头来说这家博物馆,最为出色的是它里面古老的图书馆,可以追溯到西班牙统治时期的数以千记的古老经文(如同置身哈利波特里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图书室),和埋葬了大约7万人的地下墓穴,全是白骨!没想到心(胆)思(小)细(如)腻(鼠)的老公也有兴趣来此一游。博物馆出来去了不远的中国城,看这个中国城的规模大概也能猜到这里的中国人规模不小。不过中国城实在也没什么特色。然后去到一家本地大超市采购,这是我们每次旅行的保留节目。在超市里不仅可以买到廉价的水果和零食,还能了解当地的物价水平,秘鲁的物价在整个拉美还算便宜。最满意的购物是一整只烤鸡,大概也就几十块钱,回到酒店要来盘子和刀叉,大快朵颐一番,终于填补了昨天晚餐的空虚。这才是属于我们的舒适就餐方式。烤牛心串儿豚鼠Anticuchodecorazon 附2返程利马--布宜诺斯艾利斯
最后,终于要离开秘鲁了,在利马的海边吹风,再去建在海边悬崖的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