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

真读拉美寻找我们美洲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3/3/9 13:16:08   点击数:

《寻找我们的表达》(Seisensayosenbuscadenuestraexpresión)是来自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拉美著名思想家、美洲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代表作,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引入国内。译者蔡潇洁老师,博士毕业于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合译有《堂吉诃德沉思录》等。本文来自“真读书”读书会第期的读书报告。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的“真读书”读书会由该所副研究员谭道明发起,主要围绕拉美经典著作进行精读活动,已经持续数年。

[多米尼加]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寻找我们的表达》,蔡潇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年6月版《寻找我们的表达》是一本“新书”,从中译本出版时间上来看,的确如此,它在今年7月份才出版;然而从作品的写作时间来看,它其实并没有那么“新”,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写于年,到现在有接近年的时间了。从20世纪西语美洲文学、文化史,甚至教育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寻找我们的表达》都是一部不应被忽略的经典著作,在当下西班牙及拉美很多大学的文学系课程设置里,这本书经常作为必读书目。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其人其事

我们首先从最基本的层面来了解一下作者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其人,侧重观察他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的关系;在介绍其生平的过程中,我还会把我所读到的目前学界一些比较新颖的评述与大家分享。

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是20世纪西语美洲一位重要的批评家、文学史编者,也是美洲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而文学史批评、教育研究和涉及语言与文化问题的各类杂文是他写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代表作有《寻找我们的表达》、《西语美洲文化史》和《西语美洲文学流派》等。

恩里克斯·乌雷尼亚于年出生在加勒比岛国多米尼加共和国,来自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精英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热衷文化事业,积极参与政治,曾任多米尼加外交部长,并且在短暂的时间内出任过共和国临时总统。多米尼加这个国家的近代历史跌宕起伏,在共和国成立之后数10年间不断遭受邻国海地的侵袭,后来又经历了西班牙殖民的反复和美国的长期干预甚至直接占领,国内政党斗争剧烈,政权更迭频繁,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父亲虽曾出任共和国总统,但很快就被迫流亡国外。“流亡”这个词也因此与恩里克斯的人生密切相关。

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母亲萨洛梅·乌雷尼亚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女诗人和教育家,她曾在圣多明各建立起一所师范学校和一所女子学院。在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当时教育文化领域的知名人士都曾是座上客。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在11岁之前接受父母的家庭教育,他从童年时期开始就对戏剧和文学怀有强烈兴趣。在《寻找我们的表达》中,他不仅用一种个性化的方式来阐述西语美洲文学史,其中还有一篇文章其实可以说是他的观剧史,即《走向新戏剧》一文。

虽然童年幸福安稳,但身处经受殖民与后殖民复杂历史的弱小国家,他的人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影响。恩里克斯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国家之外度过。-年,他在纽约生活和接受教育,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英语、戏剧文学等课程。美国的学术文化以及早期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年,他随家人前往古巴,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20岁时出版第一本书《批评随笔》。后来,他又在墨西哥生活了大概8年时间,-年被迫卷入多米尼加国内的复杂政治活动,然后再次前往美国。他在华盛顿当过记者,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任教,并获得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西班牙语诗歌中的不规则韵律学。年,他受著名思想家巴斯孔塞洛斯邀请返回墨西哥,三年后又迁往阿根廷,从-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阿根廷度过,直到逝世。

墨西哥和阿根廷是恩里克斯从事学术及文化活动、对西语美洲文化产生影响最重要的平台,他的个人经历如同一块重要的拼图,参与构建了20世纪上半叶西语美洲现代主义的文化版图。那么,他当时参与的具体活动有哪些呢?比如,参与《公正报》和《现代杂志》的编纂,组建墨西哥会议协会,积极推动罗多的《爱丽儿》在多米尼加、古巴、墨西哥等地的出版与传播。他还撰写过一篇关于《爱丽儿》的学术研究文章,产生了较大影响。

年,他参与组建了墨西哥青年协会,这是一个推动墨西哥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组织,其成员不仅有诗人、文学家,还包含律师、史学家、画家等近百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在这个组织的成员中,有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字,比如说阿方索·雷耶斯、安东尼奥·卡索、巴斯孔塞罗斯等,而恩里克斯·乌雷尼亚也是青年协会的核心成员之一。在青年协会中,他提出的“美洲乌托邦”理念值得重视,在其著作《美洲乌托邦》中有具体阐释。概括来说,他主张在充分认识到各个国家间差异的基础上,捍卫中南美洲国家的共同利益,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通过无数仁人志士满怀信仰的不懈努力和精诚合作,实现“对完美的追求”和现代化的理想。

通过恩里克斯的生平活动,我们对于“现代主义”有了一种纯粹文学形式之外的更加丰富的理解,西语美洲在当时当地的现代主义运动是一个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具有多种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

大家可能最近经常见到一个说法,称恩里克斯·乌雷尼亚是“拉美文学的立法者”,这个词可能是我们西语研究相关领域的学者提出的一个形象性概括,我认为是比较贴切的。所谓“立法者”,大概就是制定规则的人,制定规范的人:作为语言学者,恩里克斯的韵律学研究《十一音节诗》发表在《现代杂志》,在当时的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在文学方面,他直接参与了对墨西哥文学经典的重新定义,如对阿拉尔孔“国家化”的研究,还受邀与路易斯·G·乌尔比纳和尼古拉斯·兰格尔共同编著《百年选集》,这是墨西哥国家政府组织编写的一部独立时期墨西哥文学选集;他与阿玛多·阿隆索共同编写的《卡斯蒂利亚语语法》也可谓在语言层面上进行的“规定”。通过以上的活动,可以看出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如何试图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对拉美文学进行梳理、归纳甚至定义。

另外,我在阅读中还发现一些与恩里克斯同时代的学者对他的描述,从中我们能够大致勾勒出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一副更加生动的面孔。例如,霍斯托斯、何塞·马蒂和罗多都曾对他有过论述,罗多称“想要了解莱泽马·利马的表达美洲主义,首先要通过恩里克斯·乌雷尼亚”。他与阿方索·雷耶斯是同代人,比博尔赫斯稍早,与马里亚特吉和阿方索·雷耶斯的友谊也广为人知。阿根廷作家埃内斯托·萨瓦托作为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学生,曾以感性的文字进行回忆,称他是一个师德垂范的人物,一位非常好的老师。这一点我们在博尔赫斯和阿方索·雷耶斯的论述中也都曾读到,阿方索·雷耶斯在恩里克斯逝世10周年的一篇悼文中称他是苏格拉底的化身。这些学者们都提到恩里克斯对学生发自心底的尊重,他耐心倾听,认真思考,然后会进行启发性的引导,这显然会让人联想到苏格拉底的启发式对话模式。

当然,我还读到阿方索·雷耶斯在描述他的生活时,说他“无法休闲的过日子,他的生活“内里秩序井然,外表一塌糊涂”,这可能是作为亲密的朋友才能了解到的生活中的一面,竟然与苏格拉底也颇有几分神似。

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逝世也是在当时知识界产生较大震动的事件。在与阿丰索·雷耶斯的通信中,他曾抱怨日益繁重的学术工作逐渐侵蚀着自己的健康。晚年,他奔波于拉普拉塔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两所学校任教,往返于两地的火车是他惯常搭乘的交通工具。年5月11日,这位辛勤而疲惫的大师在列车上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年,以他名字命名的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国立大学在多米尼加建立;年,多米尼加设立国家图书馆,并将其命名为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国家图书馆,这是他的祖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对这位为西语美洲现代文化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思想家、人文主义者和学者所表达的敬意。

《寻找我们的表达》其书

接下来,我们来看《寻找我们的表达》这本书,它是恩里克斯·乌雷尼亚的代表作,也是其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奠定了恩里克斯“美洲的大师”的地位。有学者称“这本书是一个高峰,也是一个起点,记录着恩里克斯早期作品及其后来的写作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使我们可以整体性地理解他的作品,将每一个片段镶嵌到由渊博的学识构成的强韧框架中,他以此逐步搭建出一座理想的大厦,有了这本书之后,没有什么是零散的,没有什么会被遗漏。”可以说,这本书在他的研究和写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书于年由阿根廷巴别塔出版社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年,马里亚特吉的名作《关于秘鲁国情的七篇论文》也出版了,该书由白凤森老师于年译入。相较之下,《寻找我们的表达》到年才第一次被译成中文,终于也算是虽迟但到吧。该书原题为《杂文六章:寻找我们的表达》,但是实际收录的文章共九篇。在作者看来,一个共同的主题使这九篇文章产生了内在联系,那就是“这些杂文因为我们的美洲的精神这个基本主题而产生联系:它们是关于我们的表达的研究,过去的和未来的表达。”

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一起来翻开这本书,我领读前两篇——《不满与承诺》和《我们的文学史之路》。

《不满与承诺》

《寻找我们的表达》中这9篇文章,并不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也不是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写成的,它们是恩里克斯·乌雷尼亚从事文学工作十五年中分散发表的文章,来自报刊杂志、学术会议或他在某些书籍中撰写的序言。其中《不满与承诺》和《我们的文学史之路》都曾单独成篇,被各类选集、研究频繁征引,两篇文章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该书整体的势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这两篇文章中,恩里克斯·乌雷尼亚从“表达”这一角度集中阐述了他对西语美洲文化身份的理解及其最为核心的观念,“表达”的问题不仅是这一本书的主题,还是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在整个学术生涯中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yany.com/zrzy/250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