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秘鲁 >> 地形地貌 >> 音乐教学资源九上middot第
导读
美洲音乐单元撷取《红河谷》《辽阔的密苏里河》和《鸽子》三首民歌以及一首秘鲁印第安木笛乐曲《飞逝的雄鹰》为教学材料,旨在使学生了解美洲最具特色的民间乐器与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感受其音乐具有的“多样性”和“混血性”特点。教材在“活动与练习”部分还安排了《红河谷》的二声部竖笛演奏,其目的除了促进学生体验、感受这首北美著名民歌的风格特点之外,更是为了加强竖笛学习的延续性。
《红河谷》
《红河谷》是北美红河流域的一首民歌,是一首描述拓荒者开拓建设新城市的歌曲,也有人将其填为一首反映爱情题材的歌曲,表达一位姑娘即将与情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歌曲为G大调,四四拍子,一段式歌谣体,共8小节。其语言淳朴,曲调朴实,感情真挚动人,体现出歌曲的叙事性特点。歌曲音域不宽,只有一个八度,旋律十分悦耳动听。请输入标题abcdefg
MichaelMartinMurphey《RedRiverValley》
教学建议
1.《红河谷》的旋律学生可能比较熟悉,可采取听唱法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材使用了五线谱的方式呈现,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巩固五线谱识读技能。3.建议教师结合“活动与练习”部分的竖笛演奏练习组织教学。可先通过演唱高声部旋律,竖笛演奏低声部来熟悉二声部音响效果,然后再进入二声部竖笛合奏。在教学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此激发学生的演奏兴趣、获得演奏的愉悦和成就感。《辽阔的密苏里河》
这是一首在美国流传极广的、海上水手起锚时常常演唱的抒情劳动歌曲,又名《深南多亚》(Shenandoah)。歌曲为降E大调,四四拍子,旋律悠扬飘逸,起伏跌宕,表现了人们对密苏里河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以及即将离开故乡的人们无限惆怅、依依不舍的情感。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教学建议
《辽阔的密苏里河》在教学时,可简要分析歌曲的时代背景,从地图入手,让学生了解北美与拉美的划分,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洲音乐虽然分成北美音乐和拉美音乐两大块,但殖民、移民等活动,使得整个美洲音乐具有新的、融合的“混血性”特点。
《鸽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曲为C大调,采用了古巴民间舞蹈哈巴涅拉的节奏。整首歌曲明快活跃,优美奔放,三连音的运用独具特色,带有迷人的浪漫气质。
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1—19小节为第一乐段,歌曲以弱起节奏进入,与三连音和附点音符结合,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带有伤感的情绪;第20—34小节为第二乐段,旋律从正拍上进入,三连音音型热烈而激动人心,同后面切分音连接,使情绪变得明朗奔放,表现了对恋人的一片深情;第35小节至结尾为第三乐段,仿佛是对恋人的呼唤:“亲爱的小鸽子呀,请你来到我的身旁,我们飞过蓝色的海洋,走向遥远的地方。”主人公把恋人比喻成“小鸽子”,充分表达了他想与心上人相见的迫切心情。请输入标题abcdefg
“哈巴涅拉”一词由古巴首都哈瓦那的词音衍变而来,最初是古巴的舞蹈,传入西班牙后,又流传到欧洲各国。“哈巴涅拉”的特点是始终采用二拍子的摇摆节奏,节奏型和探戈完全一样,因此后人演唱或演奏时往往作为探戈曲处理。但它的实质更多的却是表现在旋律中,其曲调徐缓,情调缠绵悱恻。安德鲁·瑞欧《卡门》——《哈巴涅拉》教学建议
1.《鸽子》为本课的一首选学歌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
2.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风格,体验哈巴涅拉节奏的摇曳感。3.并尝试以固定节奏“”为音乐伴奏。《飞逝的雄鹰》
这是一首赞美秘鲁民族英雄阿塔瓦尔帕的木笛独奏曲。阿塔瓦尔帕为抵抗敌人的入侵不幸被捕,他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后来,人们把他比作翱翔在安第斯山的神鹰。
歌曲为e小调,三段体(A、B、C)结构。A段的速度徐缓,旋律悠长、沉重,表现人们对英雄牺牲的悲伤和怀念之情;B段是第一段旋律的变化发展,速度不变,情绪比较激动,蕴藏着一股内在的力量;C段速度加快,情绪激越奔放,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象征着人民赶走侵略者的决心和前赴后继的精神。请输入标题abcdefg
●●●印第安人在吹奏木笛
印第安排箫《DereinsameHirte》
教学建议
1.《飞逝的雄鹰》是印第安音乐的代表,建议通过木笛与排箫的演奏版本来了解、认识印第安代表性乐器。
2.反复聆听、跟唱音乐主题,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情绪变化,分析曲式结构。3.拓展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印第安音乐的发展历史,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印第安音乐作品。活动
练习
责任编辑:王佳玲
责任校对:艾宁
往期精选九上·第四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二)上九上·第三单元爱的奉献电子版教材、更多教案、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