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

又是这种骗局八旬老人两年花26万多元买

发布时间:2023/4/21 11:40:20   点击数: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一位80岁的老人,经常参加保健品“会销”活动,两年时间购买各种保健品多种,堆满了半间屋,其中很多都是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

  “她现在已经意识到被骗了。”老人的女儿林女士说。3月10日,林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投诉“南充市顺庆区上医堂健康馆”(以下简称“上医堂”),要求其返还货款26万元。

  参加“会销”

  老人两年买了半屋子的保健品

  3月11日,从事会计工作的林女士再次将母亲家里的各类保健品盘点了一次,并列出了详细清单:“现在未拆封的就有多个品种,最多的是一款叫‘桑蚕基肽’的保健品,有94瓶,装了满满的一袋。这些都是我母亲在‘上医堂’‘开会’时买的。”

  记者看到,林女士母亲买的主要是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如太极神炙油、蜂王胎冻干粉、云灵芝、龟鳖精粉、秘鲁玛卡、桑黄超微粉、海燕窝、蚓激酶、正济堂帝王欢喜片、红景天高原珍稀植物、肉苁蓉、三峡鲟鱼、鳄血蛋白多肽、熊宝汁纯元粉、鹿鞭牡蛎膏、卵白蛋白等等。

  此外,还有红外线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养生壶、床垫、空气净化器、多功能按摩鞋、喜辣中式回飞锅、健脑仪等所谓的保健器械,甚至还有药品。

  林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今年80岁,平时一个人单独居住。年5月,母亲同小区的邻居多次提醒林女士,经常看到她母亲“大包小包地在往家里扛(保健品)”。

  之后,林女士在母亲家沙发底下、床底下、衣柜里看到了成堆的保健品。她收回母亲的银行卡,结果母亲又吵又闹,只好又还给老人。结果,从年5月到10月,短短5个月时间,其母亲取款10万元,连每个月元的工资一起,花掉了11.5万元。

  林女士一查银行对账单,从年10月10日到年11月,两年时间,老人共计从银行取款.42元。“除去生活费,购买保健品大约花费了26万元。”林女士说。

  老人每月花费两万多元

  不少保健品是“三无”产品

  看到这些骇人的数字,林女士惊呆了:“每月要花2万多元,最高一次取款3万多元,买这么多保健品,就是天天吃顿顿吃,三年也吃不完。”

  林女士注意到,这些保健品很多产品信息标注不全,“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三无’产品”;有的包装上标识信息虽然应有尽有,但打开包装产品上什么标识都没有;有的信息标注很混乱。

  标注“安徽豪门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诚草堂红豆杉”,产地为“广东乐昌”;“二十七味祛瘀养心丹牛黄雪莲丸”标注生产厂家为“安徽维多药业有限公司”。两种产品虽然厂家不同,但服务热线却都是;

  “清大NkEi细胞活素”标注研发单位(配方)为“清华大学智慧健康技术研究室”,但林女士打电话咨询,这家单位根本就不存在;

  一款“韩国米立方压力缓释能量床垫”,标注韩国进口,林女士按照上面标注的电话拨打过去,对方公司负责人说公司已经注销三四年了,并称产品是假的......

  林女士还查到一种名叫“菲牛蛭冻干粉”的药品,打电话到厂家证实是药品,但是却查不到条码,来源仍然很可疑。

  “上医堂”否认办“会销”

  称老人没在此买过保健品

  林女士说,年11月一天给母亲打电话,发现母亲又在“上医堂”,还买了元的所谓保健衣服。林女士连忙赶到“上医堂”把钱退了回来,“在现场,还有很多老人在‘开会’”,林女士向记者回忆说。

  3月11日,林女士告诉记者,她已多次进行维权,要求“上医堂”返还26万元。刚开始“上医堂”工作人员称“没到他们那里买东西”,之后又改口“买了六千多”“买了一万多”。

  记者了解到,“上医堂”的营业执照显示是个体经营,负责人“冯葛”,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

  3月14日下午,记者拨通了“上医堂”的电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没有上班”“冯总出差了”。谈到林女士的妈妈,她说“没有在我们这里买啥保健品”,称老人有老年痴呆,那些保健品是在其他地方买的,该女士也否认办过“会销”。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刘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yany.com/dxdm/254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