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秘鲁 >> 国家象征 >> 教会文史丛书第一辑长治人种植西红柿
在长治人喜爱的蔬菜中,西红柿算是其中之一了,已成为长治人舌尖上的蔬菜。
西红柿,别名番茄,草本植物,它的形状与长治地区的柿子一样,因此长治人把这种外来的蔬菜又称为“洋柿子”或“洋柿的”。其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特殊;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西红柿现在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中国、日本和欧、美的一些国家,还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的设施栽培。相传西红柿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瘤子。虽然它成熟时鲜红欲滴,红果配绿叶,十分美丽诱人。但正如色泽娇艳的蘑菇有剧毒一样,人们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但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并作为象征爱情的礼品赠送给爱人。过了一代又一代,仍没有人敢吃番茄。直到十七世纪,有一位法国画家曾多次描绘西红柿,并吃了一个像毒蘑一样鲜红的西红柿,他居然没死!他咂巴咂巴嘴唇,回想起咀嚼西红柿那味道好极了的感觉,满面春风地把“西红柿无毒可以吃”的消息告诉了朋友们,他们都惊呆了。不久,西红柿无毒的新闻震动了西方,并迅速传遍了世界。
西红柿是何时传入中国的?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文献见于明赵函的《植品》(),赵函在书中提到: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稍早的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万历年间传教士仅在沿海一带传教。年成书的《群芳谱》,是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全称《二如亭群芳谱》,编撰者明代王象晋(~),字荩臣,号康宇,自称明农隐士,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浙江石布政使。约在~年间,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积累了一些实践知识,并广泛收集古籍中有关资料,用10多年时间编成此书。全书30卷,约40万字,初刻于明天启元年(),后有多种刻本流传。书中记载植物达余种,每一植物分列种植、制用、疗治、典故、丽藻等项目,其中观赏植物约占一半,对一些重要花卉植物收集了很多品种名称。清康熙四十七年(),汪灏等人奉康熙帝之命,在《群芳谱》的基础上改编成《广群芳谱》一百卷。其中记载:“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此看来,西红柿是明代传入中国沿海一带的的。当时叫它“番柿”是因为其形状酷似柿子,颜色是红色的,又来自西方,所以有“西红柿”的名号。而在历史上,中国人对於境外传入的事物都习惯加“番”字,于是又叫它为“番茄”。
西红柿何时在山西广传?据《太原天主教简史》记载:西红柿传入山西并广泛种植,还应归于山西的一位天主教神父,他叫王挺荣。王神父是文水县新立村人,嘉庆二十五年(年)生。他进修道院时,适值满清“禁教”时期。年(清道光二十年),王挺荣被山西天主教会派往意大利那不肋斯圣家修院修学。毕业后,就在那里晋升为神父。在修院期间,王挺荣经常吃西红柿,他觉得这种蔬菜非常好吃。闲暇的时间,他就到修院的菜园了解西红柿的种植方法。他发现西红柿这种蔬菜很好种植,并且适合多种地形的土壤,而自己的家乡从没有见过这种蔬菜。于是,他决定把西红柿的种子带回国内。
清咸丰二年(年),王挺荣归国,服务于当时的山西教区。王挺荣由意大利归国时,带回了天主教徒教所说的一大贡献:西红柿种植的传播。即王挺荣于年由意大利归国时,将西红柿种子带回了山西。他先是把西红柿种子交给其文水老家的亲属种植,随后逐渐推广到其他天主教徒中,慢慢成为太原和晋中一带最受欢迎的蔬菜。
当时山西为独立的教区,首任山西教区主教为意大利人方济各会士杜嘉弼,潞安天主教会的教务由太原主教管理。年太原刘保禄神父到潞安一带传教,随后外籍张神父、赵神父等在潞安传教。这样,太原不断有神父来潞安传教,同时太原与潞安的天主教徒也不断有来往,西红柿的种子就由多种渠道传入长治。最先也是在潞城马厂一带、潞安府城内的天主教徒中传播种植的,逐渐才成为长治百姓喜欢的一种蔬菜,成为菜农种植最多最广的一种蔬菜。
据《太原天主教简史》记载,王挺荣神父带进西红柿种子的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牛痘苗割种法。由于这一引进,解救了好多患者。牛痘苗是英国人Jenner于十八世纪末即年发明的,在西欧广为使用。王挺荣归国后,将其引进的牛痘苗割种法教授给他的亲戚,每年到春秋两季,即在太原以及太原以南各县巡行割种,将痘痂种在儿童两臂上,待长痂后,再将痘痂取回,分割成小份,加以储存,以便下次为更多的儿童割种。当时种牛痘的人,被称为中牛痘先生。在初期,都是王挺荣的远近亲戚,分布在各县里,仿佛成了专利品,专行业人员,获益匪浅。种牛痘挽救了不少儿童。直到今日,医学上已普遍使用。
王挺荣是一个很有才智的人,民族气节很高,在山西天主教会内他是一位比较知名的人物。王挺荣神父逝世于年(清光绪十七年),终后葬于平遥县道备村。尽管他逝世已有余年,但他的史实,至今仍在天主教会中所传诵,信徒们都对他表示敬仰和赞叹。
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西红柿的营养价值:西红柿含有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能减少心脏病的发作;西红柿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使脱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坏,能阻止癌变进程。西红柿除了对前列腺癌有预防作用外,还能有效减少胰腺癌、直肠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危险。西红柿中的维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效,对高血压、肾脏病人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多吃西红柿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皮肤保持白皙。尼克酸能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所以食用西红柿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也有帮助。西红柿多汁,可以利尿,肾炎病人也宜食用。经常发生牙龈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西红柿有助于改善症状。西红柿所含的苹果酸或柠檬酸,有助于胃液对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
如今,西红柿已是长治人餐桌上的必备的一道菜,其做法也很多,饭店的饭菜谱中常有: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牛肉汤、西红柿炖牛肉、西红柿蛋汤、家常西红柿烧茄子、西红柿猪肝汤、紫菜西红柿蛋花汤、西红柿鸡蛋疙瘩汤、西红柿烧豆腐、西红柿炒茄丝儿、西红柿土豆面疙瘩、西红柿鸡蛋面等。西红柿酱也是长治人吃面食的最佳调味品,在秋季多为家户盐煮,以备冬季食用。
可见,西红柿确实是长治人舌尖上的美食蔬菜。
——摘自《回望古城之福传》
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