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秘鲁 >> 旅游景点 >>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ldquo玛卡rd
让您的企业飞起来!
1、玛卡壮阳骗局:南美用来喂牲口
2、“壮阳神药”只是传说玛卡乱象丛生价格差10倍
3、玛卡骗局大揭露
玛卡壮阳骗局:南美用来喂牲口
★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证明玛卡的“好处”,这种植物未能影响男性激素水平
★玛卡作为药物未经全面安全测试,对幼童、孕妇、肝肾疾病患者的安全性待定
医学指导/医院番禺院区男科副主任医师袁洪明
文/广州日报记者伍君仪通讯员李金同
国内保健品市场从来不乏奇葩,近年来新增秘鲁“壮阳神药”玛卡(Maca)——这是南美人民日常用来喂牲口和做菜的普通食品,相当于萝卜和红薯,但转卖到中国就成了上万元一公斤的“天然伟哥”、“南美人参”,商家宣称可以增强男女性功能,治疗不孕不育,还有补血等一大堆神奇的保健效果。然而针对玛卡的多项科学研究尚未得出“壮阳”的确切结论,其他“保健功能”更是子虚乌有。为此,美国药监部门认定一些玛卡商家有“非法宣传”的行为。国内男科专家则建议,有性功能或是生育能力障碍的患者应接受正规的医学治疗,切莫相信玛卡的“神奇功效”。
神奇:南美“萝卜”卖到国内每公斤破万元
玛卡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一种十字花科植物,现人工植于秘鲁和中国等地,在国内云南和新疆有大面积种植。玛卡的主要食用部是其富含淀粉的块茎,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又富含植物甾醇以及铁、镁、硒、钙等元素。玛卡和萝卜属于同一个科,根的形态与圆萝卜很相似。在营养上,玛卡也与红薯、山药、萝卜等类似,在秘鲁当地是很普通的蔬菜类食品,男女老幼、病人孕妇皆可食用。玛卡磨成粉后跟面粉类似,用于制作面包、糕点等,在很多地方还被当成饲料,大量喂养牲口。资料显示,玛卡于年5月被原卫生部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目前以玛卡为原料制作的产品主要以“保健食品”的名义国内上市。
在南美印加文化中,两千多年来民间相传玛卡能强身健体、提神醒脑、催情壮阳。不少商家广告宣传称,玛卡有补血、抗疲劳、增强记忆、治疗骨质疏松、治疗抑郁症等多种神奇功效,甚至还能治疗艾滋病!据说玛卡能增强性欲,治疗不育不孕,在网络上被奉为“壮阳神药”、“天然伟哥”、“南美人参”等,成为保健养生领域的新宠,在国内的药店、超市甚至农贸市场都可见到它的身影。据报道,在国内的一些玛卡专卖店,玛卡以每公斤破万元的天价叫卖。
研究:玛卡“壮阳”奇效缺乏人体研究证据
然而,目前对玛卡保健功效的科学研究证据还十分有限,只有寥寥几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它可能有一些作用。美国医疗网站WebMD营养部主任、注册营养师凯瑟琳·泽尔曼介绍说,一些科学家研究玛卡是否能给性欲低下的男女带来帮助,发现它能够减轻前列腺肥大。几项动物研究还发现玛卡具有激发性欲的作用,但至今还缺乏大型的人体研究,而且玛卡作为“保健食品”的作用机制也不清楚。
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指出,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玛卡真的有各种“好处”,这种植物也未能对男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产生什么影响。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医学博士安德莱恩·福-伯曼认为,玛卡对性功能障碍可能有帮助,但是涉及性功能的疗效评价受诸多心理学、社会学因素的影响,难有定论。玛卡“壮阳神药”的宣传存在夸大——跟安慰剂相比,玛卡只能稍微增强一点点性欲。她还指出,目前还没有玛卡减轻更年期症状的临床研究。国际医学期刊《最新性健康报告》的一篇综述也认为,目前没有强有力的医学证据支持玛卡对女性性功能障碍有作用。
传说中玛卡的“功能”有一二十项,既能改善男性的生殖功能,又能改善女性的生殖功能,医院番禺院区男科副主任医师袁洪明表示质疑:“这实在显得太‘智能化’了。”从文献资料来看,几乎每一项都没有足够的证据,特别是玛卡对生殖功能的作用还缺乏科研证据的支持,仅有的临床研究质量也不够高。例如,年一篇系统评价玛卡与性功能关系的论文认为目前研究数据实在有限,难以说明什么问题;另一项研究称,在服用了4个月玛卡之后,男性的精子数量和功能得以提高,但这项研究的样本数太小(只有9人),而且连对照组都没有设置,说明不了问题。
提醒:某些“玛卡”产品
可能违规添加“伟哥”
在美国,玛卡广告声称的许多神奇功效并未得到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认可,FDA还曾警告一家生产玛卡保健品的公司,认为其广告称产品有助于男性阳痿、不孕症、恢复青春、调整内分泌等为非法宣传。
袁洪明表示,玛卡不见得真有什么神奇之处,有性功能或是生育能力障碍的患者试图通过玛卡来“重振雄风”是不靠谱的,建议接受正规治疗——在治疗阳痿方面,目前只有“伟哥”类西药被证明是有效的。他还提醒,“壮阳”类保健品向来都是违规的重灾区,不排除某些打着玛卡旗号的产品会暗中添加某些药物成分(例如“伟哥”),吃了就有很好的助勃起效果,但也带来了额外的健康风险。
尽管人们长期吃玛卡未显示不良作用,但泽尔曼提醒,一些食品加工过程可能有隐患。朗格尼医学中心对其安全性持谨慎态度,认为“这种药物没有经过全面的安全测试,在年幼的儿童、孕妇、哺乳妇女、患有严重肝病或肾脏疾病的人群中,安全性尚未确定。”
“壮阳神药”只是传说玛卡乱象丛生价格差10倍
消费者雾里看花怕上当,盼规范行业监管
新民图表制图戴佳嘉“南美秘药”“壮阳神药”,最近一种名为玛卡(亦作玛咖)的食品正悄然走红,跃升为养生保健市场的新宠,专卖店如雨后笋生,一公斤破万元的售价堪比“天价”。
然而,“神药”玛卡并没药准字,甚至不是“健”字号,所谓强肾功效也尚无研究佐证。
记者走访沪上销售点与云南主产区,采访种植户、经销商与农学专家发现,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市面所售玛卡品种多、产地杂、价格乱,夸张宣传、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整治玛卡乱象?从种植、加工至销售,规范与监管行业链迫在眉睫。
乱象1优劣无标准价格差10倍
黄玛卡元/两、紫玛卡元/两、黑玛卡元/两……在打浦桥日月光中心一家养生门店,玛卡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店主介绍,这个冬天玛卡格外热销,甚至供不应求。“特级黑玛卡元/两,卖得也很好,要的话得从仓库调货。”
玛卡原产地南美秘鲁,是生长在海拔米高的安第斯山脉的高原植物,后被中国成功引种,在云南、西藏、四川等高海拔地区规模化种植。由于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在沪上诸多药店、保健品市场都能见到玛卡身影,相关专营店也层出不穷。
在线上网店,玛卡销售同样火爆。记者在淘宝网检索“玛卡”,就蹦出干果、精片、胶囊、药酒等多种商品。按照表皮颜色,玛卡干果还分为黑、紫和黄三种,其中普遍认为黑玛卡功效最好,价格也最高。
“每公斤超过一万元,价格高得有点离谱了,偏离了玛卡本身的价值。”丽江人王军从年开始销售玛卡,亲历价格疯涨。“几年前,玛卡也就几十元一斤,这两年是被商贩炒热,从丽江运至昆明,再摆进北上广的中药材店,价格不知翻了多少倍。”
然而,价高却未必等于质优。即使是同一类别的玛卡,也分有三六九等,以黑玛卡干果为例,网店售价从每50克40元至元不等。外形相似,价差却超过10倍,让人难以选择。王军坦言,由于玛卡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市场发展过快,目前暂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无从分辨优劣。“玛卡又不会说话,全是卖家讲了算。”
乱象2产地不明确以次来充好
在漕宝路一家中药材店,黑玛卡的价格为12元/克,堪称“天价”。“你别单看价格,要看产地,市面上的玛卡都是云南种植,而我们的干果是从秘鲁进口。”导购徐先生介绍。
“原装正品”“秘鲁代购”,市面上真有那么多进口玛卡?
早在年,秘鲁政府就颁布了两个最高法令,禁止出口纯天然的玛卡植物、种子和初加工玛卡产品,只有经过深加工的玛卡粉末才可以出口。“号称是秘鲁进口的玛卡干果,要么是走私,要么是假冒。”
记者注意到,玛卡销售多是散装,无法分辨产地。业内人士透露,混淆产地、以次充好并不少见。
玛卡对生长要求严苛,海拔需超过3米,昼夜温差大有助隔绝虫害,国内只有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才具备生长条件,因此丽江、香格里拉的玛卡最为出名。但随着技术成熟,低海拔地区也能实现玛卡种植,例如云南昭通、曲靖等地,海拔在2米左右,近年也成为玛卡“大户”,但不同产区的质量与价格参差不齐。
“一些商贩就将从昭通、曲靖低价收购的玛卡,包装后冠以丽江、香格里拉出品,从中牟取暴利。从外观上谁看得出来?连业内人士也很难区分。”王军说。
乱象3功效似伟哥并没那么神
“天然伟哥,改善性功能”“治疗不孕,调节内分泌”,一谈论起玛卡,“补肾高手”就是离不开的关键词,玛卡几乎“包治”男女更年期各种衰弱,甚至被贴上“壮阳神药”的标签。网络上,对玛卡保健功能的宣传则更加出位,“纯爷们”“男士发电机”等尚属含蓄。
然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当记者询问是否有研究数据佐证功效时,卖家却大多闪烁其词,有人坦言“其实这玩意能发挥多少功效还真不知道”。
“玛卡,就是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与萝卜同科。食用玛卡,对强肾保健、提高免疫力确实有益,但是否能提高性能力?目前没有确凿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张才喜教授解释。
此前国外有研究称,玛卡中含有的植物活性成分玛卡酰胺和玛卡稀,这两种物质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效果,但也有论文称,双盲实验发现,玛卡在该方面功效与安慰剂并无区别。
事实上,在最正宗的原产地秘鲁,玛卡也没被捧得那么神奇。当地人在熬汤时,会将玛卡作为食材原料放入汤中,就像国内加入人参、枸杞一样普遍。
“养生应基于全方位调节与平衡,而不是过分追求某一种成分的壮阳功效。”张才喜提醒,如果消费者食用玛卡后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则更应当谨慎,很有可能是非法添加了药物成分。
乱象4“健”字擦边球更不是药品
去年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十大严重违法广告黑名单,武汉三和公司的“玛卡咀嚼片”因夸大疗效、违法宣传榜上有名。该产品为“国食健字”,获批的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但广告却宣称服用后能改善并提高性能力。
“单纯的玛卡不是药品,称为功能性食品可能更确切。”张才喜反复强调。年5月,玛卡经原卫生部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需要经过一定期限后方可根据其效果划归保健食品或一般食品管理。
在国内,QS许可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即是该行业最高级别的产品认证,玛卡是如何获取健字号“小蓝帽”?
“玛卡单独作为原料的产品不是保健品,但不排除以玛卡为原料之一的复方产品获得保健食品证书。”业内人士黄浩(化名)透露,类似“偷梁换柱”的做法并不少见,很多玛卡产品中,都含有西洋参与红景天的提取物。
“这是一种打擦边球的行为。”黄浩解释,虽然这些产品已经取得了“小蓝帽”,但均为复方产品,玛卡只占很小一部分,功效已大相径庭,再单独以玛卡为噱头,打着保健食品的名义宣传显然不恰当。
乱象5为增产逐利质量难保证
云南玛卡的产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扎西·尼玛从事玛卡种植已经5年,在香格里拉拥有的基地面积达到亩。他介绍,目前云南全省玛卡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年产量超过吨,而在年时这个数字还不到公斤。
“随着玛卡的升温,越来越多人投身种植,也导致鱼龙混杂。”扎西介绍,玛卡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及肥沃的土壤,在原生态条件下营养成分较高,但有些农户急功近利,不惜使用化肥及农药。
“我就亲眼见过农户趁雨天给玛卡打根部膨大剂的,个头大,卖相好,但剖开后却是空心的。”玛卡打过农药、施过化肥后,生长周期可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为半年甚至3个月,但速成的玛卡营养价值很低,甚至可能因农药残留而有害。
此外,玛卡对土壤肥料的需求很高,种过一年的土地必须休耕三年以上,贫瘠地区甚至要休耕七年才能再次种植,但一些农户为求经济利益每年种植,甚至选择工业污染、农药残留的地区种植,导致玛卡质量大减。
对于玛卡干果,晾晒也是关键环节。扎西介绍,玛卡有个自发酵过程,只能在阳光下进行。一旦在高温下烘干,其中芥子油苷、玛卡烯、玛卡酰胺的活性物质就会挥发。“一般晾晒需要74天,但烘烤只要7天,种植户或是因为没有晾晒场地,或是因为追求速度降低成本,很多选择烘干,导致玛卡质地较差。”
乱象6市面品牌杂加工猫腻多
“一瓶顶三瓶”“元吃一年”,除玛卡干果,以高纯度、易吸收为卖点的玛卡粉及精片同样热销。目前,国内市场的玛卡品牌有近个,价格天差地别。
然而,玛卡加工品暗藏诸多猫腻,消费者很难甄别。“卖得特别便宜的产品,可能是添加了其他成分。”黄军指出,玛卡纯粉中98%是最高最纯,除2%起黏合作用的淀粉,不应该添加任何其他违禁成分。“有些不法商家为了速效,添加甲基睾丸酮等雄性激素。”
此外,走访中记者发现,沪上销售玛卡的店铺大多提供可以打粉或切片服务,“这就隐藏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可能。”黄浩透露,萝卜、蔓菁和玛卡同属十字花科,口感较为接近,消费者单纯外观难以辨识,有些卖家就在玛卡粉中混入其他粉末,“一些消费者不知情,贪图价格便宜,花了几百大洋买回了萝卜粉。”
张才喜教授认为,“民间神药”的诞生,折射出人们对保健、养生的 云南将出标准把关玛卡质量
“玛卡行业发展迅猛,标准和规则还来不及制定,产业已经形成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玛卡课题组长薛润光无奈地说,目前玛卡领域并无可以参照的标准和规则,导致乱象丛生。
云南作为国内玛卡的主产地,亟待重视与规范行业发展。据悉,去年11月,《丽江玛卡栽培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并形成征求意见稿,而由云南省政府牵头、玛卡龙头企业配合、中科院草拟的云南省级玛卡产品质量标准正在推进,预计今年将正式问世。
据悉,标准将助力玛卡产业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建立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整条产业链的行业标准,破除产业乱象;二是在市场形成统一的玛卡标识,打造良好品牌。“如此,能够约束商家理性定价,帮助消费者区分优劣。”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保健品行业一直存在“五年魔咒”,快速发展、快速消亡。玛卡真相仍等待时间检验,希望商家与消费者谨慎选择,如果还未清楚玛卡的属性和功效就盲目追捧,将损害这一行业发展。薛润光认为:“玛卡只是一个缩影,每个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有阵痛。相信经过规范后,会走向健康。” (范洁)
玛卡骗局大揭露
2月23日,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里,玛卡商贩制作玛卡干片。在过去数年内,玛卡曾经一度疯狂,优质的玛卡干片价格上万,鲜果价格也冲过百元。如今玛卡鲜果每公斤只要7至10元就可以买到。这和去年3月中旬每公斤多元的鲜果价格相比,跌幅近9成。
去年商超售价上万元/千克的玛卡(也写作“玛咖”),如今跌至千元/千克。虽然云南四川等地到了玛卡采挖上市的季节,但是干货收购价格暴跌至最低15元/公斤,鲜货价甚至“不如萝卜”,且少经销商问津,而至年的价格是目前的至少7倍。信息时报记者上周走访市场了解到,与去年同期相比,玛卡价格可谓是大幅回落。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炒作“红利”见底、产品供大于求及消费者理性消费等原因,目前玛卡价格几近见底。
天价玛卡卖白菜价
面对玛卡的价格下跌,去年曾接受采访的药材滋补品供应商张洋(化名)向记者感叹:“前年和去年,收购商几乎见到玛卡就抢购一空,而且很多收购商还拿其他地区的玛卡‘冒充’丽江或香格里拉玛卡卖个好价钱,如今连丽江和香格里拉的玛卡都没人要。”
张洋坦言,由于市场火爆,供需两旺,云南和四川大量种植户也跟风种植,然而从去年4月开始,玛卡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但如今跌至冰点也让他始料未及。“虽然去年5月20日,《丽江玛卡栽培操作规程》已经颁布实行,希望能在种植和生产上对原材料进行质控,同时减少种植户跟风,但实际产生作用有限,跟风盲种现象还是广泛存在。”
天价玛卡卖白菜价
天价玛卡卖白菜价
终端
广州药店玛卡遇冷品种减少
去年2月4日及2月11日,分别对玛卡的市场销售现状进行报道,当时玛卡价格按照品种和规格的不同,价格也在元/千克至元/千克不等,而在国内部分城市,玛卡终端售价动辄每千克上万元。
上周,记者走访海珠区及越秀区部分连锁药店及个体中药材药房发现,去年销售火爆品种齐全的玛卡如今在终端可谓“冷清”,大多产品为较便宜的黄玛卡和紫色玛卡,价格按品种差异普遍集中在元/千克至元/千克,与去年相比有所下调。另外,有部分连锁药店中药饮片柜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从去年8月起,药店已无原只玛卡销售,取而代之的是玛卡类保健品,价格在至元不等。
除了药店外,商超也对玛卡进货品种进行调整,如新港中路华润万家内的中药材柜台,去年时还有销售黄、紫、黑这三种云南产玛卡,售价分别为元/千克、元/千克及元/千克,但记者走访时却发现,目前货种已更换为秘鲁进口的紫黑玛卡,售价元/千克且买一送一。批发商价格更是大幅下滑。记者在广州中药材及滋补品集散地清平药材市场发现,相较去年商户扎堆铺货,今年已鲜见市民或终端经销商购买及进货。
据专门做进口玛卡的商户梁先生向记者表示,秘鲁进口的黄玛卡干货价为90元/千克至元/千克,而黑玛卡售价元/千克至元/千克。而云南及四川产的紫玛卡和黄玛卡,干货价格分别为70元/千克及50元/千克,相较“去年最差的黄玛卡也要多元每千克”,售价大幅下滑。
“现在玛卡价格已‘见底’,我每卖出去一千克,也只是把运费和铺租赚回来,利润少得可怜,这里很多同行都因为利润太薄没再进货了”梁先生说。
天价玛卡卖白菜价
“壮阳概念”遭质疑
难入药用领域
据了解,玛卡价格的蹿升主要是因为其“壮阳”“改善性功能”等概念被商家包装炒作,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追逐热捧,虽然这一概念目前在电商及终端销售中仍是主打概念,但有部分消费者已认为是“不靠谱的炒作”。就连上述接受采访的商户梁先生也向记者坦言“不相信”:“充其量来说,玛卡只是一种滋补食品,连药材都算不上。”
科学松鼠会会员、医药领域专业人士蔡晓峰也赞同这一意见,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声称玛卡“壮阳”“改善性功能”等研究报告数量少,且缺乏大型询证医学证据证明,因此玛卡只能算是“一种有营养价值的食品”。
资料显示,在当前流通领域中,玛卡于年5月被原卫生部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目前玛卡原料及萃取产品主要以保健食品的名义在中国上市流通。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药院校教授向记者表示,将玛卡包装成“植物伟哥”本身就没有严谨的科学论据支持,而之前价格动辄卖到上万,是借了信息不对称和概念炒作的东风,但随着种植范围扩大及市场信息透明度提高,“壮阳”概念所带来的红利现在已见底。
那么在壮阳概念“消费”完后,玛卡是否会有机会与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一样在药用领域有深入发展?上述人士坦言目前可能性不大,如果玛卡要在国内入围成药用产品,必须得按流程以新的引进药材资源进行申报,并进行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时间至少需要三到五年。
“而且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地区之间玛卡的质量差异,所以作为一种人工种植的产品,就算入围作新的药材原料,也难以回升至贵细药材的水准。”该人士表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