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

思考,分析和验证

发布时间:2021/5/12 16:21:31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确实如此。自从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总是在机械电子方面晃悠,无论是研发、销售还是生产、项目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范围,所聚集的朋友圈子也是如此,虽然偶尔能荣幸的见到1、2位顶级有名的科学家,但大多数是在应用范畴里混饭吃,即搞不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尖前沿科学的研究,也不屑与终端应用为伍,勉强做点儿中间层的应用和消化吸收,并乐此不疲。正是因为在中间层做事,属于两头不着调,姥姥不亲舅舅不爱,顶层的科学家们没工夫搭理我们,底层的终端应用不关心我们,所以很多时候只能自娱自乐,讨好上层多搞点儿我们容易消化吸收的,别什么东西一搞就是E=MC2,让人无法应用,巴结终端应用采用我们的转化技术,甚至采取一些卑劣的手段打压对手,其实也是为了吃饱饭,向往小康而已。这里要说的,不是研发有关的,也不是理论有关的,而是与维修思路,维修理念,维修方式有关的,这更接近终端应用。因为这几天正在考虑培训的事情,也算是巴结吧。

我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启蒙老师是初一时候的地理老师,细高的大个子,是位严肃的女教师,最著名的还是她带有口音的话:“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一个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这也是我们第一节地理课时的第一句话,第二句是:“今后三年,我是你们的地理老师,我叫......”至于她叫什么,我真的忘了,很惭愧,因为从第一句话里我们就已经把她的名字确定为“正圆球”了,以至于20年后,我们初中聚会,居然几十个人没一个想起来她叫什么,但都脱口而出“正圆球”老师怎么没来?2个月后的期中考试前的复习,“正圆球”老师再次拿出教具,一个地球仪模型和两张图,分别是地球板块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图,6大板块和地壳、地幔、地核这样的示意图。由于地理课比较简单,所谓的复习大多是让我们自习看书。我那个时候长得有些对不起父母,个头很矮,荣幸的被班主任安排在第一排,与讲桌亲密接触,于是也就有了与老师的近距离对话。当时我的话题是从地球这三个部分说起的,当时的图上说地壳大约公里,地幔大约公里,地核大约公里。我问“正圆球”这个大约是约了多少?老师没抬头,说不知道。然后抬起头,认真看着我说:真的,真的不知道。看着我疑惑的神态,她又说:不仅我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只能大约了。这令我太好奇了,这么一门严肃的课程,居然没人知道准确数据,甚至连范围都不知道?老师大概是位贤妻良母,这个时候从包里拿出上学路上买的桃子,还没洗呢,毛毛扎扎的给我看,问我,你知道这桃子皮有多厚、桃子肉有多厚、桃核有多大、桃仁是饱满的还是瘪的吗?我当然不知道。老师问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我正拿着桃子琢磨呢,同桌一把夺过去用铅笔刀就给切开了,然后摊到桌上说,这不就知道了?老师急了,恶狠狠的瞪着同桌说,这一个桃子5分钱呢,你就这么给我糟蹋了。但老师还是承认这是一种方法,然后列举了其他方法,例如X光透视,咬一口看看等等。然后老师说,对于地球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没有任何一种我们能掌握的技术可以透视地球,哪怕是透视地球几米深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天外的星球被我们观测到像这个桃子被切开一样的情况,没有任何模型可以建立和参考。我们现有的手段只能钻井,打洞试试看,但也仅仅能钻探几千米,连地壳都钻不透,而且只能知道周围一定范围的地质详细构造。老师当时说直接办法就这一种,还有就是间接的办法,埋炸药,观测爆炸后的震波,推测地下结构。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X光透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还没办法看到地下的东西,当时深感毛泽东的伟大,深挖洞广积粮的提法是多么的伟大,因为美苏是强大的,我们是打不过的,但钻到地下你就没辙儿吧?这次交流7年后,我们当中有人去搞石油勘探了,真的如“正圆球”老师所讲的,埋炸药看震波,推测地下结构,判断是否可能存在油层。我也见过他们作业,用我当时的话讲,这跟跳大神的差不多,“轰”放一个响儿,看看记录仪上的曲线,然后指指点点这是什么层,那是什么层,这是什么什么。毕竟同学多年,早已习惯我的刻薄,他说跟你搞的电子电路一样,在我看来不就是一堆石头提炼了一下嘛,凭什么就能算出数来,还挺准?玩笑归玩笑,但我们都知道,各自在遵循着目前已知的科学的方法。所谓隔行如隔山,行外的人对行内的人善意的玩笑是容易接受的。

高中的时候烟台闹了几次小地震,那个时候好像5级以下的根本不报,也没必要报,对于烟台这个丘陵地带来说,风大雨雪多的地方,房屋建筑足以应付5、6级地震,虽然有同学明显感到地震了,但也顶多说说:地震了好像。根本没人跑出去,但震的次数多了,加上又没有报道,多数时候我这种反应迟钝的人笑话他们是神经病。大概是高一的夏天,我们几个人去了地震局算是参观了一下下,用我们当时的话讲,里面真的没什么东西,资料不少,记录也不少,几台机器宝贝似地放在封闭的屋子里,不断的用笔在画着曲线,如同当时已知的心电图,只不过个头大点儿罢了。当时问同学的爸爸,地震局是干什么的,同学爸爸说:一旦发生地震,确定时间、方位和震级,给上面的领导提供救援依据,展开合理的救援投入。同时打了一个比方,像这样5级以下的地震,每年都数不过来,报给谁谁都没工夫搭理你,就算有某间房子恰巧塌了,那也是年久失修或者工程质量,没人会认为是地震闹得。但超过一定级别就要上报了,因为上面的领导人要根据震级和方位展开相应的救援,还有很多相关的数据,比如烈度和震源深度,这些都直接影响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当时同学爸爸的这些话我没听懂,也没想听懂了,因为不关心这个。当时我的理念是人的死活纯属天意,是祸躲不过,爱咋地咋地。因为自然的力量真的太大了,单说烟台海边的大浪,居然能把耗费数年用钢筋混凝土和花岗岩修葺的海岸打的七零八落,这还仅仅是8级风,与6级地震的破坏力相比相去甚远,人可以上天揽月,可以下海捉鳖,但抵抗不了自然,因为它有它的规律,我们真的不知道。

说这个的目的是因为从汶川地震以后,公众对地震预测的兴趣大增,纷纷指责地震局吃白饭,光拿钱。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搞地震预报的国家,几十年来真的花了不少力气,花了不少钱财来做预报工作,但地震局的人真的预报不了,没有任何模型或者规律可以借鉴或搜寻,从以往的数据来看,没有一个震前的信号是可以重复的,也就无法像天气预报那样去预报地震。这个理念其实很好理解,记得刚刚播映不久的阿凡达电影,那群星际拆迁队的指挥部里有一个镜头,3D影像的地形图,不仅仅显示出地表形态,连地下很多层的状态都清晰的显示出来,当然,这是科幻,我们现在就是缺乏这种模型,所以根本不知道我们地下是什么样子的,一切都靠猜测,然后地震完了做一个动画,表示这次地震如何发生的。科学家们无时无刻的都在向往着有这么一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模型,清晰的显示出来哪些地方有石油,哪些地方有矿藏,哪些地方有水,哪些地方与哪些地方连同的,或者相近的,这样就可以在地下挖隧道,把富水地区的水引向缺水地区,缺水地区的人们只需要打井就行了,还搞什么南水北调?有了这个模型还搞什么爆破打什么探井,直接在油层上打洞就是,还费劲的漫山遍野找什么矿,看看模型到那里挖就是。可惜的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做到,现在的技术无法做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60、70年代搞了一段预报工作的研究,然后就放弃了,转而准确的判断地震方位和震级等等为救灾提供决定数据。换句话说,美国人官方不预报地震,只监测地震,你震吧。震完我告诉你在哪儿多少级什么性质,政府据此进行救援。那么唯一还在进行预报工作的我们就自然成了预报方面最有话语权的了,也是公认的领先。但这个领先应该是无奈的,手段确实多,方法确实多,学术也很多,但就是没准儿,真的很无奈。这里举几个例子:

首先是周易预测法,这个观点认为周易博大精深,如同现在的科学,因为我们没搞懂,所以不能指认周易是伪科学的,有人证明周易是2进制的表达形式,据此论断现在计算机的鼻祖应该是易经的创造者,也就是天皇伏羲,最起码也该是易经的推演者周文王。此观点的人认为周易上说的很清楚,今年是个什么年,明年是个什么年,以后几十年甚至几百上千年都是什么年,旱年水患之年还是冰冻之年,这倒是挺像科学的,如同宇宙中的星星运动,我们不仅可以准确的指出其现在和将来某个时间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反推数千年前甚至数百万年前它在什么位置上。并且有人举例,08年时冰冻之年,果然,年初的时候南方冰雪灾害。如果到此为止了,可能吸引一批人的眼球,反正我不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yany.com/lyjd/2116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