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秘鲁 >> 国家气候 >> 理财小白对经济形势的严肃看法
绿油油的外钞虽好,但是自小时起我就对之充满警惕。记得那时候经常看到新闻,有人用秘鲁币等几近作废的外币,精心设下圈套引人入彀,最终有人花下大价钱却买到一堆废纸。
今天为了写这篇文章,随手查了一下类似的新闻,发现这种秘鲁币骗局居然仍在21世纪的中国大行其道,不断有人以为买到的是加元、法郎或者其他各种硬挺外币,结果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每次出国前,我都会将几千元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无他,只是为了方便而已。毕竟即便像美国这样POS机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做到随处刷卡,更何况假若买瓶饮料也刷卡,自己也觉得挺不好意思。
去年下半年起,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波动。当时就有朋友劝我,多换些美元以免资产受损。我并非毫不动心,只是觉得家底薄,折腾一番恐怕也未必见得资产能升值多少。这番心思,倒是与昨日《新华社谈换美元:折腾半天资产也增值不到哪里去》一文,少有地达成了一致。
不过这恐怕不见得我有多睿智,而是相反。遍观周围的亲朋好友,我发现像我这种大咧咧、缺乏理财理念的人,家底通常殷实不到哪里去。反而那些对美元汇率、黄金牌价时时上心的,很多是“仓廪实”的先富一族。
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名字,即便是今天听到,恐怕仍会令不少大妈心惊。接近19年前的年3月,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不久,这个老小子突袭亚洲金融市场,从泰铢入手,席卷东南亚,最终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一个多月前,美联储重启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这个征兆令人担心索罗斯之流是否会卷土重来。在几天前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索罗斯明确表态,他要做空人民币等亚洲货币。
与此前的“突袭”不同,此次索罗斯生怕人们注意不到他,选择了在达沃斯这个聚光灯最密集的区域发布“做空”信息,令人感到还是有些奇怪的。毕竟做空应该是重金满仓、趁其不备地冲上去,而不是之前还发表个战斗檄文。
不过我毕竟是个不能再外的外行人了,因此我的判断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各位千万不要以我本文的任何结论做决定,或是作为依据。
今天的文章话题与我原先的设想相差甚远:我今天去了趟银行,准备为小女澳洲游学兑换少量澳币。联系到自己多次换外币的有趣经历,我本意是写篇简单的回顾和记录的。
由于银行排队的人太多(惭愧啊,我不是金卡或VIP),因此在大屏幕下端坐了许久。看着屏上不断跳动的汇率、牌价,恍惚间被压制了许久的经济小头脑,似乎就要爆了(事后发现可能是因为银行太热,我又忘记取下帽子围巾的缘故),于是就有了以上这些文字。
最后要感谢昨天因为《2B大咖欢乐多》一文,最新成为我的尊贵读者的数十位朋友,同时也要向你们致歉,并希望你们以后习惯——与那些勤勉的IT自媒体人不同,我的视角可能会比较杂,不过这也正是胖头陀的宗旨:“不止于IT,希望能涉猎到更多的领域和层面。”
点按?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yany.com/gjqh/19799.html